大熊猫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000株植物界大熊猫峨眉槽舌兰首次回 [复制链接]

1#

9月27日,四川峨眉山株珍稀濒危物种,“峨眉槽舌兰”于近日成功移栽野外。据悉,此次移栽的峨眉槽舌兰,经过5年实验室人工繁殖后,首次回归野外。

据统计,近些年,我国植物保护部门统计,野生“峨眉槽舌兰”的数量为-株,远远低于大熊猫的数量,所以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峨眉槽舌兰最早在年被发现,后经中科院兰科专家确定为峨眉山新品种,命名为峨眉槽舌兰。由于,“峨眉槽舌兰”野外发现的峨眉槽舌兰数量极少,属珍稀濒危物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珍稀濒危物种“峨眉槽舌兰”

峨眉槽舌兰种群在我国分布十分狭窄,仅在四川峨眉山有发现,由于该物种的种群数量十分稀少,属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目前已经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以及国家拯救保护濒危物种。

那么为何“峨眉槽舌兰”种群如此珍稀呢?其中无非就是两大因素,第一、环境适应能力弱;第二、繁殖困难。

峨眉槽舌兰的环境适应能力非常弱,主要体现在物种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非常地高,如果环境发生变化,都将导致种群出现死亡,不容易存活。

据悉,本次实验室历时五年共计培育了株峨眉槽舌兰,此次移栽的株峨眉槽舌兰,植株高度达到10厘米以上,并且在上个示范点进行三种不同回归模式,分别是异地、重建和加强回归模式。目的是为了提高存活率的同时,寻找更加适合的生存环境。

峨眉槽舌兰的繁殖能力困难,是导致植物种群数量锐减的最直接因素,因为植株种群相对较小,并且覆盖面积还在不断缩小。充分说明峨眉槽舌兰植物种群的繁殖在当前环境下已经逐渐减弱。

因此,为了保护植物种群数量和种群的延续,科学家只有采用人工繁殖的方式,促进种群数量的扩大。

因此,此次株峨眉槽舌兰的回归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实现动态监测回归峨眉槽舌兰数据,为后续大范围的回归做好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了解成活率和开花结果情况,熟悉植株的完整生命周期。

植物回归野外的风险有多高?

职场形容学校里的学生如同“温室里的苗”,表示在学校里的学生不用考虑其他,只需要好好学习老师教授的知识。而大量学生在初入职场的时候,都会出现各种不适应。实际上实验室培育的动植物也是一样,一旦放归野外,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第一、天敌的侵害,我们都知道在野外,存在大量的食草动物,将珍稀濒危物种进行移栽至野外,实际上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不在监控范围内,非常可能被野生动物给迫害了。

第二、室外气候变化不适应,由于实验室培育的植物长期处于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而在室外,经常可能遇到强降雨,大风,地质灾害等等,都很有可能导致植株因不适应环境出现生长异常,甚至是死亡。

第三、人类破坏,虽然植物种群属于珍稀物种,但是在很多人眼中,它就是杂草,非常可能被人类踩踏或者铲除,导致植物死亡。

总结

珍稀物种之所以珍稀一方面是种群数量少,另一方面是人类保护认知强,比如我们熟悉的大熊猫。因此,需要对人们进行知识科普,鼓励人们发现植物种群及时上报,加强对野生植株的保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