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会活丨7月15日,相约成都大熊猫基地,助 [复制链接]

1#

可能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咱们四川人觉得无比“呆萌”的大熊猫,作为我国特有物种,已在地球上延续了数百万年。

相比人类的十几万年历史,大熊猫是不折不扣的“活化石”。它们主要的栖息地除了四川,还有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其憨态可掬的形象也活跃在大量的影视和动漫作品之中,同时也作为“外交大使”深受全球各地人民的喜爱,可以说大熊猫已经成为了中国难以替代的文化形象。

别看现在大熊猫生活得悠然自得,它们的火种能够延续到今天,确属不易。回溯至上世纪80年代,由于气候变化、竹子开花、栖息地破碎化等原因,大熊猫生存环境愈发恶劣,一度处于饥荒状态,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30多年前,全球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仅有余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列入全球濒危野生物种。

好在,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先后建立了67个大熊猫保护区,诞生数个大熊猫科学繁育基地,包括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广州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上海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让民众能够近距离地观察和接触大熊猫。

同时,中国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将大熊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投入大量经费开展了对野生大熊猫种群复壮和人工繁育等重大科技攻关。

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又启动了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统筹开展大熊猫保护工作。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跨越四川、陕西、甘肃三省,面积近平方公里。

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设立,让大熊猫栖息地更加连续、完整和协调,有助于实现大熊猫种群稳定繁衍,打造国家重要生态屏障。

如今,我国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回归自然等措施,使得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恢复到了1余只。

除了繁衍的栖息地,日常的用餐也是同样重要,众所周知,竹子是国宝大熊猫最钟情的美食。大熊猫这一稀有物种之所以能从濒危边缘得以挽救,如今可以自由生活在自己的“乐园”,离不开社会各界对大熊猫生境和野生竹子的悉心呵护和培育。

大熊猫最喜欢吃的是什么竹?广义来说就是大熊猫在自然状态下自由采食和人工喂食、并且大熊猫也愿意取食的竹类植物,简单来讲,就是被大熊猫视为“终极美味”,它们自己会主动选择,也能接受我们喂食的竹子。

到目前为止,可归为大熊猫主食竹的竹类植物总共有16属种和19个种下分类群(含1变种、18栽培品种),也就是有种,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方竹、苦竹和罗汉竹等。

●滑动查看,罗汉竹、方竹和苦竹。

可见,我们的科研工作者为了给大熊猫找吃的,精确细分了这么多类别,真的是煞费苦心。

多年来,通过对伤残和生病的野生大熊猫野外救护,积极组织科研人员开展圈养大熊猫种群繁育科技攻关,实现了圈养繁殖大熊猫数量的较快增长。据国家林草局最新统计数据,截至年12月1日,全国圈养大熊猫数量已达只,已有9只人工繁育大熊猫放归自然。同时,与18个国家22个动物园开展大熊猫科研合作。

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料,圈养大熊猫主要通过科研繁育最后放归复壮野外,恢复野外大熊猫种群和生态平衡。

圈养条件下主要以砍伐野外自然生长竹子供大熊猫食用。野生竹群既是大熊猫的食物来源,又是大熊猫重要的栖息地。随着国家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野生竹群大多被保护起来,不再砍伐食用,人工种植的大熊猫主食竹的面积也非常小,通过社会采购所获取的大熊猫主食竹,已经无法满足圈养大熊猫的食用需求。

对于大熊猫来说,为了不使它们内部产生“食物困扰”,我们也需要适当地人工种植大熊猫主食竹来补充其主要食物来源。所以,为了让大熊猫吃得更舒心自在,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助力种植大熊猫主食竹。

为守护绿水青山,推动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圈养繁殖大熊猫的食用需求,切实采取规模化和标准化定向培育的方式,我们应集中、集约、科学、高效地培育大熊猫主食竹。

7月15日,由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主办,道诚集团全媒体中心协办,全国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共同参与的“我为熊猫种棵竹”公益活动,在当天的助力仪式后,即将正式开启。

此次活动,通过联动北京、成都、青岛、上海、武汉、广州、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城市的学校和媒体,以及各领域博主,携手呼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