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成都熊猫基地20版换个姿势看熊猫,还有 [复制链接]

1#
中医白癜风知名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9月25日,成都市熊猫星球暨熊猫基地改扩建项目正式开工。据悉,“熊猫之都”规划打造总面积约69平方公里,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包括三大区域:熊猫星球片区(北湖片区)、熊猫家园片区(都江堰片区)、熊猫之窗片区(龙泉山片区)。

“熊猫星球”属于“熊猫之都”北湖片区,片区功能定位为成都·熊猫星球·国际旅游度假区,以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核心吸引物,形成“1+N+X”的区域空间结构。

改扩建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将从成都单一景点游客量最大的基地,转变为集合科研保护、科普教育、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生态型国际旅游度假区。

此次改扩建项目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增加了什么设施?

有什么主题片区?

景点旅游线路怎么玩?

……

快来一起看看!

观览方式:打造沉浸式观览方式“未来可能可以在天窗中看大熊猫”

据悉,核心吸引物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改扩建后规模将达2.3平方公里,总体定位为世界级大熊猫保护示范地,人与动物美好时光共享地。

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胡佳介绍说:

“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板块,首先是兽舍方面,会建设大熊猫、小熊猫以及金丝猴的兽舍;第二就是游客服务方面,会创造更多商业服务、游客服务设施网点;第三就是针对熊猫基地的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会改善他们的办公环境,让他们更好地投入科研工作。”

此外,在景观设计上,会模仿大熊猫在野外的生存环境来进行景观打造,在大熊猫的参观游览方式上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传统就是像动物园建壕沟、修电网,人和动物是隔离状态,现在我们会进行一些更合理化的设置,人会更隐秘地参观,让大熊猫在它的自然状态下生活及活动。”胡佳说,目前相关规划正在设计中。

“未来,游客可能可以结合地形穿到地道,头顶是开天窗的方式,大熊猫从天窗上过,可能都感受不到人的存在,改变了传统那样人一直盯着熊猫看的状态。”

胡佳介绍,改扩建后,会改变现在较为局促的观览空间,将现有的亩左右的观览空间扩建为亩左右,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商业配套及服务配套设施,游客观览方式也将转变为对动物更为友好、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沉浸式观览方式。

↑熊猫基地鸟瞰图(规划)

旅游路线:冒险溪谷、探索密林、无限山丘……6个主题片区让你玩个够

为尽可能扩大动物活动场地,熊猫基地将增加多个大熊猫兽舍、大熊猫馆、大熊猫产房等。据悉,改扩建后,园区规划可容纳只熊猫及其伴生动物(小熊猫和金丝猴)。

改扩建后,熊猫基地空间结构为一轴三核六片区,一轴为景观交通轴,三核为包含综合服务核与入口服务核的三大服务核心,六片区为冒险溪谷、探索密林、无限山丘、英雄农场、宝藏湖泊、科学珍探六个主题片区。

↑六大片区

宝藏湖泊区是原基地所在地,拥有两大产房、成年大熊猫馆及博物馆等。

冒险溪谷区包含溪谷梯田、大熊猫溪谷馆舍、溪谷景观等,区内在自然地形中营造多角度、沉浸式的观赏体验,游客可在观察廊道观察大熊猫的室外活动。

↑冒险溪谷片区设计概念图

探索密林区将结合茂密的植被进行森林景观的设置,区内有小熊猫密林馆舍、金丝猴密林馆舍等。

而无限山丘区是利用山形地貌设计形成的,区内包含大熊猫山丘馆舍、影视文娱演绎中心及自然艺术教育中心等,“区内还有大熊猫4D影院,游客可以体验更多元化的游玩方式。”胡佳介绍道。

↑无限山丘片区设计概念图

英雄农场区则是结合景区的农业景观设计形成,区内会有归国的英雄熊猫,“会结合农业景观打造一个不同于竹林景观的观赏项目。”而科学珍探区则包含大熊猫科学研究院、医院等,主要服务科研工作人员。

“各个片区各有特点,市民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来结合不同园区进行参观。”胡佳说,此次改扩建新增了一个亮点项目,就是大熊猫星星产房,“目前太阳产房和月亮产房在大熊猫产崽的时候压力比较大,星星产房可以分流压力。”此外,熊猫基地内还会设置熊猫塔,熊猫塔作为区域制高点将起到全方位观景作用。

改扩建后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将不再是“单调的动物展览活动”,而是形成一条旅游线路,转变为“多元有趣的自由游览活动”。观赏大熊猫、登熊猫塔、欣赏熊猫电影,参观产房看熊猫宝宝用食,过猴山寻找金丝猴……游客可在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内自由游览,将景点“一网打尽”。

“考虑到园区改扩建后,游客步行游览全程较为吃力,所以我们也规划了几条不同的游线,最主要的就是一条全长约3.7公里的观光车车行主游线。”胡佳说,观光车游线将会将熊猫基地六个主题片区进行串接,在不同片区设置不同站点,游客可根据自身需求自行选择片区进行参观游览。

交通:增加多处出入口和停车场

由于原熊猫基地东侧紧邻熊猫大道,周边停车场较少,交通压力较大,经常出现拥堵情况。扩建后基地各个方向都紧邻城市道路,初步预计会增加4处出入口和6处停车场。

“其中服务于游客的出入口初步规划有三个,南入口是原熊猫基地入口,位于熊猫大道,自驾车或团队大巴的游客比较方便;医院地铁站,使用公共交通的游客可以从这里进入;同时还在规划东入口。”胡佳说。

此外,在科研方面,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熊猫科学研究院将搭建国际先进的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通过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产生更多更大更深远的影响。

在文创方面,借鉴国际经验和本土文创力量,实现大熊猫的IP重塑和价值转化。

红星新闻记者彭惊严丹

编辑陈怡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