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www.zggylt.com/7月3日
一张大熊猫照片在网上热传,
据称在成都大邑县发现,已经死亡。
记者从成都林业部门获悉,
该消息属实!
发现已经死亡的大熊猫
“发现地是西岭镇云华社区。”据黑水河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3日下午1点过,巡山人员在山洪爆发后巡护中,发现一只大熊猫死亡,“是亚成体,看起来半岁左右。”
保护区管理局立即组织赶往现场调查,初步判断疑是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大熊猫死亡,后送到成都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成都动物园),会同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专家一起对该大熊猫进行解剖,确认其死亡原因。
7月4日上午
成都林业部门发布通告如下:
年7月3日,保护区管护人员张学良沿大邑县西岭镇云华村小河子沟区域进行巡查观察。13点30分左右,巡查到云华村9社磨子坡处,在小河子沟的河中央河滩上,发现一只已经死亡的大熊猫幼体。
张学良当即报告了黑水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保护区管理处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将这只疑似遭暴雨后被洪水溺亡的大熊猫幼仔尸骸送到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大熊猫头部下颌有伤死亡原因系溺水
年7月3日,保护区管护人员沿大邑县西岭镇云华村小河子沟区域进行巡查,在小河子沟的河中央河滩上,发现一只已经死亡的野生大熊猫幼体。保护区管理处随后将这只大熊猫幼仔尸骸送到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鉴定报告显示,死亡大熊猫半岁左右,雌性,体重14.25kg。关于这只大熊猫是溺水导致死亡的说法,记者采访了参与大熊猫尸体检验的兽医。
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兽医瞿宇:
大熊猫的肺里面全是气泡、水肿,可以判断它是呛了水的。
经过鉴定,从皮毛和肌肉的发育状况等指标来看,这只大熊猫在溺水前身体状况良好。而对于大熊猫究竟是如何溺水的,兽医也给出了他在检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几个细节。
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兽医瞿宇:
大熊猫的头部有撞伤,其下颌部也有损伤,这个伤是撞击造成的。几天前发洪水,它有可能是由于掉进河里,被冲走的时候碰在了石头上,也可能是从高处摔下来时撞在石头上然后掉进了河里,这个具体原因我们不能判定,但死亡原因肯定是溺水。
网友心痛胡慢慢小姐:好心疼,它还是个宝宝啊嗨-燕子呢:熊猫宝宝好可怜,煤煤碳碳:心疼可怜的小宝宝头型贼倔:大自然的规律。也没必要过分难过,希望我们好好保护生态。可以繁育更多的野生动物Candy色的小开心:乖乖,没事跟着麻麻啊,乱跑啥蓉城的小虾米:好可怜它妈妈肯定好伤心我都忍不住哭了讨厌最近的大雨真是没完没了夏花秋叶Elain:愿潘达星球没有伤痛
在痛心之余,有网友表示,对于这种濒危珍稀动物,是不是应该加强人为干预保护?是不是可以对生存环境进行改造以使其更“安全”?甚至有人提出,既然大熊猫数量稀少,为了保护它们,是不是应该全都圈养起来?
专家:圈养不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对于这些疑问,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冉江洪认为,保护动物并不是仅仅保护这个物种,更多的是保证它们与自然界共生,持续进化并在自然场合中,发挥作用,拥有一席之地。
△资料图/视觉中国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冉江洪:
根据大熊猫的近代研究数据,它们并未出现遗传退化,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依然良好。这说明大熊猫并没有被自然进程抛弃,它们理应继续在野外生存繁衍。
冉江洪表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大熊猫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重大,但这并不代表圈养是它们最好的归宿,自然有其规律,出生和死亡都是正常的,应以平常心看待。
△资料图
另有相关专家表示,野生种群生活在野外,不可避免面临自然界各种因素威胁,如天敌、自然灾害等。但也只有在野外状态下,大熊猫才能不断进行繁衍进化,不断适应自然。所有的科研终极目标之一,就是恢复扩大它的野生栖息地和种群数量。
此外,专家明确表示,大熊猫绝不是宠物,它们真正的家在野外。绝不能因为野外存在风险,就把野生种群捕回,那将是大熊猫保护的倒退。
△视频:四川成都黑水河保护区野生大熊猫幼仔死亡
来源丨华西都市报、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