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新闻两岸记者探访四川雅安碧峰峡大熊猫 [复制链接]

1#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69999.html

还记得在上海出生的首对龙凤胎大熊猫“月月”和“半半”吗?

这个国庆长假的10月4日正是小兄妹的周岁生日!今天(9月23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基地(上海野生动物园)邀请30组龙凤胎家庭,以DIY装饰自驾车“巡游”和为大熊猫月月、半半公益跑送祝福的形式,启动两位小“国宝”的庆生仪式。

记者从基地内了解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基地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明年起将开建一期约亩大小的新基地,预计建成,“十三五”之内对外开放,对标世界一流的大熊猫保护、科普教育、繁育、展示中心。

龙凤胎祝福龙凤胎生日快乐

今天上午,虽然阴雨淅淅沥沥,但30组龙凤胎小朋友和家长们热情高涨,在上海野生动物园参加大熊猫“月月半半”公益跑,冒雨在园内熊猫馆前面写下自己对月月和半半的生日祝福。随后,当他们来到月月和半半活动的室外展舍时,两个小家伙已玩耍了多时。它们在木架子上不停地爬上爬下,互相斗闹啃咬、“熊抱”,圆滚滚的憨萌样和活泼好动的性子引得围观的60多个小朋友和大量游客激动不已。

负责喂养护理月月和半半的上海野生动物园饲养员王英树介绍,两个小家伙的精神和食欲一直都非常好,个头和体态差不多,从鼻尖到尾尖的长度都约有厘米,小哥哥月月约有28公斤,妹妹半半约有26公斤,胖嘟嘟、圆滚滚地,非常可爱,加上它们活泼好动,吸粉无数。

月月性格更加外向、活泼一些,半半稍微安静一点,虽然玩耍时的兴奋劲儿没有哥哥强烈,但也十分好动,自己爬上爬下,滚来滚去。它俩饮食起居一直都和妈妈优优在一起,小兄妹俩现在还只能吃人工奶和母乳,基本上每天早上和晚间各吃一次,一天两顿,在玩耍时,会以玩儿的心境吃些竹子。它们马上就要一周岁了,王英树说,接下来将根据它俩的食欲状况,增加喂食竹子,当它们开始吃竹子以后,再慢慢增加苹果、胡萝卜、营养窝头等辅食。

平时,上海野生动物园的12位饲养员和专家以及1位四川来的专家,一天24小时监护月月、半半和妈妈的生活。天气好的时候,早上9:30前后,月月和半半就跟着妈妈到室外玩耍、打闹、晒太阳,在围舍内的木架子爬上爬下,或者滑滑梯、荡秋千,直到下午4:30至5点之间回去,这段时间,幸运的游客可以直接看到这对憨萌的龙凤胎兄妹。当天气不好时,它们会呆在室内展厅,游客也可以隔着玻璃看到它们,展厅外面还有一个屏幕,播放实时录像或者兄妹俩和妈妈生活的美好瞬间。

王英树说,“月月、半半和妈妈在室外呆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们最担心的是游客出于热情或好奇投喂食物,万一两个小家伙儿吃下去,那是非常不健康的,甚至有可能有危险。”所以,野生动物园一直呼吁游客不要给大熊猫乃至所有动物投喂食物,这不是爱,有可能是害。

亩新基地开建,“月月”、“半半”不再孤单!

为实施新一轮大熊猫保护工程,年国家林业局宣布考虑筹建北京、上海、广东大熊猫保护研究基地等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和基因库,年3月,国家林业局与上海市人民*府决定携手建设上海大熊猫保护研究基地,基地落户在上海野生动物园。现在,上海大熊猫保护研究基地迎来实质性进展:“十三五”之内将在上海野生动物园内建成约亩模拟大熊猫野外生存环境的新基地,之后还在一期的东西两侧建设二期和三期项目,最终建成世界一流的大熊猫保护、科普教育、繁育、展示中心。

上海野生动物园总经济师潘伟华介绍,新的基地位于动物园目前的办公区以北地区,有近亩大小,目前已完成前期的各项审批、规划和设计等程序,正在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明年一年是建设期,预计年可以建成,在“十三五”之内开放;未来的二期和三期会在一期的基础上向西部和东部延伸,西面将一直延伸至南六公路。

“这将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基地,按照建设规划,一期建成后可容纳30-40只大熊猫入住,基地将根据大熊猫的不同生长阶段,将它们安排在不同的馆舍内:从怀孕阶段开始、幼崽(出生至一岁半)、亚成体(1岁半至四五岁)、直到成年后分笼、配对,对于老年后的大熊猫,基地还会建个养老院,饲养、照顾好它们。”潘伟华介绍,在新的基地里,将会有世界一流的饲养、科研力量,专注于大熊猫的疾病防治、科普教育等。

上海野生动物园目前的世博熊猫馆建于8年前,面积只有4亩左右,最多的时候有10只大熊猫,现在有6只。潘伟华介绍,熊猫馆后来又增加了一个繁育区,密度很大,以现有的条件作为基地来保护、研究、繁育大熊猫不太现实,一对双胞胎还可以养,再有一对,可能就饲养不了了,不能保证它们的正常生活;以后,新基地建成后,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会更好。“新基地外围的竹林将有几百亩,基地内部也将种上很多竹子等植物,模拟大熊猫野外生存环境;当然,基地也有一些建筑,恶劣天气、极冷极热时,它们有个地方躲一躲。”他介绍,将引导大熊猫完全按照自身习性规律来选择,让它们回归自然环境。

大熊猫的繁育一直是个难题,继月月和半半在上海出生之后,上海基地有没有新的进展?潘伟华介绍,上海基地一直在做大熊猫繁育等方面的工作,视大熊猫个体及其种群的具体情况,按照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统一调配,力争今年还有大熊猫宝宝在上海出生。目前,上海野生动物园一方面请四川的大熊猫专家长期入驻帮带指导,培养专业人员;另一方面,派人到四川学习,饲养、接触即将入住上海基地的熊猫,并学习大熊猫繁育、保护等技术。“但大熊猫个体适不适合在上海交配、怀孕、生育,将综合考虑季节性因素、大熊猫身体状况和种族分布等情况,由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统一调配。”潘伟华说。

文丨文汇报记者李静

摄影丨傅国林

相关推荐

独家视频丨敢给iPhoneX“刷脸”安全性打“差评”?这个网络安全专家究竟是什么人?

无语!患者心脏骤停,医生为抢救剪掉衣物,竟遭家属索赔千元!

春风十里,吹不动你…《吃货诗词大会》提醒你:该贴秋膘了

刚刚,“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你的母校上榜了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海峡两岸记者四川行"联合采访近日走进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的家乡。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和民接受两岸记者采访时表示,会继续努力,帮助"圆圆"生下健康的熊猫宝宝,让两岸同胞的情谊世代延续下去。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成立于年,现有圈养大熊猫47只,数量在大陆位居前列。梁杰

厦门卫视记者

这里是四川雅安碧峰峡大熊猫基地

而我身后的这个地方叫白熊坪

这个地方是年大陆赠台大熊猫

团团圆圆的故居

年12月,"团团""圆圆"从雅安碧峰峡大熊猫基地赴台北市动物园,迄今已近九年,在宝岛掀起了"熊猫热"。此次台湾记者来到"团团""圆圆"的故乡,感触颇多。

台湾TVBS电视台记者陈相如

它们从年到现在

在台湾也过了一段时间了

现在我帮它们

回到了它们的娘家来看一下

感觉起来很特别

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杨钊

我知道四川有很多台湾游客

是专程为了熊猫而来的

甚至很多

是为了"团团""圆圆"的老家而来的

所以我觉得熊猫对于拉动两岸关系

其实是有很大的助力

作为娘家人,碧峰峡基地当然牵挂着"团团""圆圆"的冷暖。人称"熊猫爸爸"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和民在"团团""圆圆"赴台前,曾当过四年奶爸,谈起"团团""圆圆"一家,张和民相当欣慰。

张和民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当时去的时候

我们很担心也很挂念

但是现在这么些年生活下来

我们发现"团团""圆圆"活得很好

生活得很好很幸福

我们也很高兴

包括现在"圆仔"也发育得很好

成了一个大美女

我们也很高兴

今年三月,四川大熊猫专家组团赴台,为"圆圆"进行人工授精,但遗憾的是,日前从台北市动物园传回消息,"圆圆"已经流产。据分析,细菌或病*感染都可能是流产原因。张和民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从最近几天得到的消息

"圆圆"已经流产了

所以我们希望来年继续努力

因为现在"圆圆"才12岁

还有7年时间

应该还有希望

所以我们会继续努力

张和民表示,大熊猫19岁之前仍是最佳生育年龄,未来他们会与台北市动物园通力合作,帮助"圆圆"当个"二胎妈"。

厦门卫视记者梁杰、孙正亮、林一勇四川雅安采访报道

今晚21:30厦门卫视

《两岸新新闻》

看两岸观天下

厦门广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