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一般指大熊猫,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有时候我们看到猫熊这个词,而且有些地方(特别是中国台湾地区)报道写着猫熊,图片却是熊猫,那么,熊猫和猫熊是什么关系呢?
大熊猫的近代名称(即中国国内通行的中文名称),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有的甚至把它隶属于熊科。
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中文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从此就一直流传下来。
西方世界认识它后,最初将它翻译成“大猫熊”或“猫熊”,但又一传说,在20世纪报上初次发表新闻时,偶然被颠倒成“熊猫”,未料到竟成为通用的名称了。
因此,熊猫和猫熊其实都是指的大熊猫。
大熊猫的别名还有华熊、竹熊、银狗和大浣熊等。银狗,这是因为小熊猫的地方名和商品名叫金狗,相对应的熊猫体色白而叫它银狗。竹熊则以它主要食性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华熊说明它是中华民族所特产的珍奇异兽。
内容来源于名曰“动物笔记”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