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落地落实、开花结果,德阳将高质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坚持以大熊猫保护为核心,着重保护和修复大熊猫栖息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出更大贡献。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片区是大熊猫九顶山小种群(岷山L种群)栖息地的核心区域,是岷山南段大熊猫的“腹心带”,具有不可替代的枢纽作用。德阳片区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护区.4平方公里,一般控制区.1平方公里,涉及绵竹市和什邡市5个乡镇13个村。科学监测以技术保护动物生存家园绿树环绕,天朗气清。位于什邡市蓥华镇红峡谷村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什邡管理总站大坪管护站,管护站主任周兴洪和同事们常年在此坚守,每天都要在管辖范围内开展巡护监测。“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坚守一线的生态保护工作者。”周兴洪说,守护好这片土地就是守护好家乡的宝藏,他将和同事们一起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大坪管护站管护面积公顷,平均海拔米,共有巡护人员6名,主要负责大坪片区的设卡管控、野外巡护监测、森林防火、防盗猎盗伐等工作。“现在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强了,我的工作也好做多了。特别是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以来,林子里的生态环境也变好了。”周兴洪笑着告诉记者。大熊猫国家公园什邡管理总站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野外检测巡护工作。部门供图近日,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什邡管理总站,巡护监测人员黄良正在整理上个月进山巡护的红外相机数据。按照监测计划,工作人员会定期前往什邡片区监测点开展红外线触发相机数据回收、维护及野外监测巡护工作。“上个月的巡护中,我亲眼看到了‘鸟中大熊猫’绿尾虹雉。”黄良告诉记者。绿尾虹雉为我国特有的高原珍稀雉类,其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鸟中大熊猫”之称,是一个区域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晴雨表”。近年来,大熊猫国家公园什邡管理总站积极开展巡护管护及野外监测工作,共完成红外相机野外监测余台次,收集信息5万余条,多次监测到川金丝猴、羚牛、林麝、绿尾虹雉、血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今年5月,该站野外监测人员首次在什邡片区发现了大熊猫活动踪迹。同样,自大熊猫国家公园绵竹管理总站开展工作以来,片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显著。今年5月,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绵竹小木岭区域,工作人员拍摄到了近百只川金丝猴的活动影像,这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片区近年来首次发现的川金丝猴大种群。今年6月,曾连续拍摄到“母子同框”“亚成体肛周腺行为标记”等监测资料的同一台红外相机,再次拍摄到野生大熊猫活动影像。这也是自年绵竹管理总站开展红外相机监测工作以来,绵竹连续5年6次监测到野生大熊猫活动影像。此外,本次回收的红外相机影像资料中,也拍摄到了川金丝猴、羚牛、中华鬣羚、林麝、黄喉貂、亚洲黑熊、红腹角雉、斑羚、藏酋猴、豹猫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多次监测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片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物种的真实印证。自然教育全覆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日前,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什邡科普宣教中心暑期研学活动现场,一群小朋友正在解说员的讲解下,观看大熊猫的生活场景。主题活动走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什邡科普宣教中心。部门供图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什邡科普宣教中心被认定为“什邡市首批研学旅行实践基地”,也成为了德阳市生态文明宣传、自然教育、生态体验的重要窗口和平台。科普宣教中心设置了熊猫家园、植物王国等一系列项目,通过多媒体、实体沙盘、精美图片、动植物标本等多种方式,以什邡片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为载体,生动展示自然什邡、人文什邡。开馆以来,已陆续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政务开放日、夏令营、科普宣传等一系列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高质量建设‘熊猫家园’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我们倍感使命光荣!”大熊猫国家公园什邡管理总站综合管理部部长荣建告诉记者。据介绍,下一步什邡管理总站将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为契机,抓好项目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以科普宣教中心争创建天府旅游名县文旅研学基地、省级科普实践基地、国家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工作为抓手,展示大熊猫文化,加强社区共建共管,充实专业人才队伍,高质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什邡片区管理工作,助推“五新什邡”建设,为什邡园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栖息地修复还野生动物一个美好家园今年3月,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片区“阳光林”——大熊猫小种群栖息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一期)在什邡市蓥华镇顺利实施。项目通过改造恢复大熊猫栖息地、种植栖息地适生植物、恢复和改造植被生态系统、改善栖息地植被结构和分布,提升大熊猫栖息地质量。为大熊猫提供可食竹、提升自然生境质量,进而为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的稳定增长和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奠定基础。项目的顺利实施增加了大熊猫适宜栖息地面积,提高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提高碳汇储备能力,改善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等生态效益。大熊猫国家公园什邡片区航拍。实习记者洪意摄6月16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德阳、眉山管理分局共同举办“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德阳、眉山片区‘同城融圈’座谈会”。据了解,各相关分局将进一步完善同城化工作协调机制,从多维度出发,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同城融圈”建设为突破口,共同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高质量建设,把大熊猫国家公园建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最靓丽的“生态名片”。“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高质量建设发展增强了信心和决心,我们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管理分局副局长赵卫红表示,下一步将坚决扛起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政治责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公园系列指示批示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片区建设。全面落实保护优先的国家公园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持续加强大熊猫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严格落实保护措施,维护生态系统的原真性与完整性。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德阳片区高质量建设,仅仅是德阳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近年来,德阳市持续推动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全面提升,目前全市森林面积.4万亩,森林覆盖率26.4%,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在绵竹市、什邡市完成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共亩。在旌阳区和罗江区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50亩。今年上半年完成营造林5.2万亩,实施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面积11.04万亩。监测到国家级和四川省重点保护陆生动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3种、野生植物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0种,监测到市区及周边地区野鸟余种,旌湖及周边湖泊越冬水鸟达60余种,数量超过万只。“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推动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营造林年度目标,做好城乡绿化美化,保护好古树名木,在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洪意(实习)叶斌编辑
周梅责编
汪巧值班副总编辑
唐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