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未来的教育,我们有着太多问题,本能的恐慌、未知的焦虑、成长的烦恼扑面而来。当成长遇见‘真实的学习’时,我们该怎么办?”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康恒小学校是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南岸区的信息化教学实验基地学校。该校依托“未来课堂”工作室,以学术年会的名义,利用希沃易课堂,系统化开展了校本研修活动,实证记录了教师们的学习实践反思,并展示学习的真实发生,让内涵发展清晰呈现。
五一假期一结束,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康恒小学校开展了以“为未来而学·当成长遇见真实的学习”为主题的首届内涵发展学术年会。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罗生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邓晖;重庆市技装中心发展研究部主任邵瑞劲;南岸区教委副主任朱静萍,南岸区技装中心主任张胜,南岸区教委基教科负责人谭婷;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王永强,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潘文荣;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校长谭劲;希沃重庆办总经理邹家玉,希沃重庆办学务经理张健等专家和领导莅临会议。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教研团队、南岸区“未来课堂”工作室的成员们、友好学校和珊瑚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各学校的领导、教师以及学校家长代表也参加了此次会议。在课例展示阶段中,语文、数学、英语、劳动四堂课分别在学术报告厅、希沃教室录播室、录播教室中同步进行。语文课堂《国宝大熊猫》
“孩子们,7号内容与9号内容有何不同?”在三年级下册的语文课《国宝大熊猫》上,围绕“熊猫如何睡觉?”这一主题,魏晨曦老师让学生们课前收集信息并进行分析整理。随后,魏晨曦老师利用希沃易课堂平板“选一选、删一删、排一排、串一串”的功能,让学生思维可视化,还利用希沃易课堂拍照上传和发表观点的功能,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达成“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课标要求。
数学课《面积和面积单位》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课《面积和面积单位》中,余建霞老师为学生们上了一堂智慧课堂。余老师在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课中借助希沃易课堂的功能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例如,余老师利用希沃易课堂“看一看、涂一涂、铺一铺,说一说”的功能,让学生们直观体验面积和面积单位,通过希沃易课堂将抽象内容,向可视化、具体化转变。
英语课堂《Doyoulikepears?》,王菲老师通过模拟构建水果采摘的学习情境。利用易课堂课堂任务测试的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层次,并利用易课堂个性化地推送听说学习的活动任务。
劳动课堂《衣物整理小能手》,陈平老师引导二年级的孩子通过衣物整理,体验家居劳动,真实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问题出发驱动学生参与、实践和探究。
四堂融合信息技术的智慧课,运用易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课时、课后三个环节的不同功能,做到了课前测试调研,课中个性化学习设计和实施,课中课后拍照上传互相评价,个性化推送分层作业,让学习真实地发生。
南岸区珊瑚康恒小学校长金和跃作主旨报告
在阶段性成果发布环节中,珊瑚康恒小学校长金和跃发表的《为未来学习——当成长遇见真实的学习》主旨报告,开启了整个学术年会阶段性成果发布的环节。报告中,金校长从混合式校本研修、“生涯+学涯”的素养发展、拓展学习边界、让学习真实发生四个方面,深度解读学校的发展规划,课程整体架构和课堂教学的实践取向与价值追求。他表示,学习真实地发生,要求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