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久违了,萌萌的长江精灵长江江阴段江面再现
TUhjnbcbe - 2024/10/5 17:13:00

不少表情包和卡通形象里的鲸豚,张着嘴巴、嘴角上扬,萌态十足,实际上其灵感来源是濒临灭绝的江豚。本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有江阴居民在长江边上远眺时,惊喜见到了江豚身影,拍下影像后分享到了朋友圈。

该江阴居民称,当时江面突然出现了两个起起伏伏的黑影,与长江打了多年交道的他瞬间反应过来,这应该就是“水中大熊猫”江豚。他和朋友是在长山肖山码头上游约米处看到这两头江豚的,江豚距离岸边有两三百米,一大一小,正往江阴长江大桥方向游去,小的一头比较调皮,时不时跃出水面。20分钟之后,江豚才完全消失在一行人的视野中。该江阴居民称,之前一直只是听说过江豚,这次终于亲眼得见,激动万分。江豚被称为“微笑天使”,资料显示其生性活泼,一般潜水游泳。年11月,江阴冬泳爱好者也在鹅鼻嘴公园临江处拍摄到了江豚的身影。靖江也有网友报料称去年年底拍摄到了江豚影像。

长江江豚(网络图)

近年来,随着长江水环境的变化,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正呈锐减趋势。长江江豚头部浑圆、体形流畅,微微上扬的嘴角像是一直挂着憨态可掬的“微笑”。自古以来长江江阴段都是江豚最偏爱的地域之一。因为此段江面在东西两端各有一个天然江心岛,这样的水系条件极易形成旋流区和回流区,水体营养物质丰富,进而会聚集大量的鱼虾等食性饵料资源,引来江豚。只是近年来由于渔业捕捞、航运作业、水质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长江中的江豚数量已明显减少,群体规模不断萎缩,而在江面“露脸”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有人分析,能看到罕见的江豚戏水,主要是因为通过连续几年的禁渔,长江流域的水生环境已有所好转,而江阴又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在长江边特地空出了几段不开发的岸线,发现江豚的地段就属于“留白”的空间。

(晚报记者宋超)

“女神”作别人间“天使”莫成传说

40岁以上久居江滨的江阴人,在上世纪90年代以远的记忆中,多半会留存这样的画面:十几甚或数十头大型深色类鱼生物在江面集群游弋、欢腾嬉戏,身型“土肥圆”活泼如萌娃的它们,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江猪”。运气足够好的话,能见到这类小集体附近有一两头浅色修长的同行者,它们具有长吻,害羞如姑娘,是他们口中的“白鳍”。“白鳍”学名白鱀豚,雅号“长江女神”;“江猪”学名江豚,昵称“微笑天使”。两者是长江中特有的淡水鲸,堪称长江生态系统的灵魂。然而现在的多数无锡人尤其是年轻人,对这两个名字已极为陌生。同样是几近销声匿迹、变得金贵的“长江三鲜”,知名度反而更高,毕竟沾了珍馐的光。

白鱀豚的“鱀”,仿佛象征着它和现今的疏离感。其实,若要言简意赅科普,多年前的晋代文学家郭璞,在《尔雅注疏》里已作了精准传神的描述:“大腹,喙小,锐而长,齿罗生,上下相衔,鼻在额中,能作声,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细鱼,大者丈余,江中多有之。”怀古思今,“江中多有之”五字,令人不胜唏嘘、无比沉重。

白鱀豚和江豚都由外国科学家最早予以科学命名和研究,我国开启系统规范性研究已是年了。上世纪90年代初,白鱀豚的数量为约头,世纪末骤降至十余头。6年11月,近40名中外科学家组成国际科考队,地毯式搜索长江中下游干流,未发现一头。《华尔街日报》记者夏雷(Shai Oster)采写的消息《“长江女神”芳踪已逝?》浓缩呈现了这个物种的悲剧命运。该文连同多篇中国题材报道获7年普利策奖(国际报道类)。报道的结尾,科考队成员、美国生态学家皮特曼“我之所以来,是要向它们致以最后的敬意”一语,寄寓了人类对此的伤痛和不舍。

7年8月8日,白鱀豚被正式宣布为功能性灭绝,造物主一件存续了万年的作品画上了休止符。长江生物双旗舰中,“女神”号黯然折戟,“天使”号又怎能独善其身?6年那次科考的数据显示还有约头江豚。尽管多年来各方不断努力,尽管降速在变缓,但不改逐年减少的趋势。

今年,有关江豚的消息多了起来:4月,长江江豚正式升格为独立物种(以前被认为是江豚的一个亚种);7月,农业部公布的数据为还剩头(请注意,只有大熊猫的半数);本月中旬,我国第二头人工饲养环境下自然繁殖的小江豚度过百日成功存活。不少人为此欢欣鼓舞,看到了希望。

年底,资深媒体人宋金波在《腾讯·大家》专栏撰文《我们终将亲眼见证江豚的灭亡》,发出理性冷峻之声。其导语就发人深省:“中国的宠物保护者可以为了并不属于自己的猫狗,在高速公路上冒险拦车,但白鱀豚从有到基本绝迹,江豚从数千只到千把只,所得到的民间声援,相比之下是多么的寒碜。”

曾有人写道:“爸爸看到过一百头白鱀豚,我看到过十头白鱀豚,女儿看到过一头白鱀豚……的标本。”但愿不会在替换一个名字后,就成了我们留给后代的长江江豚墓志铭。(周震)

1
查看完整版本: 久违了,萌萌的长江精灵长江江阴段江面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