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巡山时,野生动物‘遇见率’越来越高,有时候还能看到他们嬉戏打闹,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大风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增加,分布范围在扩大,生态保护成效明显。”日前,和记者谈起野生动植物保护相关工作,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副主任邓竣方颇为自豪。
从遇到白腹锦鸡路上打架,到发现谨小慎微的毛冠鹿;从看到萌萌的红腹角稚,到发现见人就跑的狐狸;从看到独来独往的大灵猫,到发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一页页巡山记录、一帧帧红外相机影像,都是邓竣方和同事们感到自豪的有力支撑。
红白鼯鼠黄耀华供图
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于年被确认为以保护大熊猫、羚牛、珙桐、水青树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自然环境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公顷。
珙桐黄耀华供图
保护区内目前已知有植物科属种,其中中国特有野生植物种,国家l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4种;已知有脊椎动物30目96科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大熊猫、林麝、四川山鹧鸪、金雕等1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猕猴、藏酋猴、黑熊、凤头鹰、黑鸢、赤腹鹰、大凉疣螈等73种,中国特有鸟类有四川山鹧鸪、血雉等11种。
灰头灰雀黄耀华供图
“近几年来,我们在白家湾保护站、沙腔保护站等地均拍到了野生大熊猫,这是近些年来首次在这两个地方拍到野生大熊猫。”邓竣方告诉记者,白家湾区域曾是马边大风顶保护区大熊猫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年至年期间,“国宝教父”胡锦矗教授在白家湾区域建立了全国第三个大熊猫观察站——马边大风顶大熊猫观察站,后因商业性采伐等历史原因,大熊猫一度从该区域消失。
近年来,随着大风顶保护区管理力度不断加大,严格实施禁采笋山管理和禁牧制度,人为干扰不断减少,以及保护区不断加大生态恢复、保护力度,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逐步得到恢复。保护区于年3月首次在沙腔片区拍摄到野生大熊猫,于年12月首次在白家湾区域拍摄到大熊猫。至此,保护区内沙腔、白家湾、高卓营、永红四大片区全部拍摄到大熊猫影像。
首次拍到大灵猫黄耀华供图
“目前,我们保护区内的野生大熊猫已经从年的18只,恢复到了现在的27只。”邓竣方表示,借助先进的拍摄、检测设备,他们首次人工拍摄到大灵猫,首次在保护区内发现了狗獾,记录下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求偶、四川省重点保护动物毛冠鹿母鹿带幼崽“出游”、野生大熊猫倒立撒尿标记领地等珍贵视频。
“物种种群数量的恢复是生态向好的有力证据。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县委生态立县要求,守护绿水青山,持续做好大风顶生态保护,恢复生物多样性,为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山水彝乡、秀美马边’,构筑长江上游绿色屏障作出新的贡献。”邓竣方表示。
近期热门视频
记者:甘国江
原标题:《大熊猫、白腹锦鸡、毛冠鹿……他们在巡山路上遇见了好多“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