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一只成年的大熊猫,身长可以达到一米二到一米八,体重平均可以达到到斤,在动物界也算是一个“大块头”,毕竟大熊猫不是猫,而是一只熊,但是拥有如此巨大体型的大熊猫,它生出来的幼崽,却仅仅像一只刚出生的“小老鼠”,这又是为什么呢?
说起这个,就必须要从大熊猫的源头说起,大熊猫和人类一样属于哺乳动物,我们都知道哺乳动物胚胎要在母体内发育成熟,之后才会被生出来,但是大熊猫确实一个另类,它并不是一种成熟的哺乳动物,而是原始哺乳动物,它的胚胎无法在母体内发育完全,就必须从母体中出生,这种情况就像人类的早产儿一样,幼崽大熊猫处于发育不完全的状态。
幼崽阶段的大熊猫,体重仅仅有克到克(一个鸡蛋大约50克,自己感觉一下),我们只要拿个相似重量的物体比较,就知道熊猫刚出生的幼崽,到底是有多小了,也正是因为幼崽出生时,是发育不完全的状态,也就造成了大熊猫幼体存活率偏低(想想看早产儿的情况)。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通常情况下,大熊猫一胎是会生育出两个幼崽的,而雌性大熊猫通常只会选择其中的一只抚养,另一只则会被抛弃,或者是不那么细心照料,这不是因为大熊猫对幼崽有偏见,而是因为大熊猫幼崽的存活率太低了,两只一起抚养的话容易分心,只抚养一只存活率会更高。
大熊猫是一种很古老的动物,在当时的环境下,大型动物非常普遍,大熊猫不像现在一样几乎没有对手,再加上食物的缺少,想要存活下来更加艰难,因此进化出这样一套原始的生育系统,好处就是即使在怀孕的时候,大熊猫也没有虚弱期,也就可以保证自己的生存,如果像人类一样怀胎10月,那么这段时间,大熊猫几乎手无缚鸡之力,大熊猫也就几乎不可能繁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