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曾洁
6月10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省文物局获悉,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川渝地区主场城市活动将于6月11日在重庆市大足区举行,届时将举行一系列精彩活动。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川渝地区主场城市活动将在重庆大足举行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是“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在国家文物局的倡导下,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将严格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科学谋划、确保安全,组织开展余项线上线下活动,展现文博行业特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届时,川渝地区主场城市活动精彩纷呈,重庆市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将签署《共同建设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战略合作协议》,川渝石窟寺保护研究中心(重庆四川)将现场揭牌,川渝两地年度“文物保护优质工程”“文物利用优秀项目”“文物科技创新项目”“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等评选项目也将现场颁奖。
此外,活动现场还将举行“大足石刻保护与传播专项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重庆市打击文物犯罪文物移交仪式、《圆融之境——李耘燕川渝石窟绘画作品展》开展仪式和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启用仪式。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遗产。这个理念诞生以后,很快达成共识,在年诞生了著名的《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年,中国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公约。时隔两年,有了第一批世界遗产:长城、周口店遗址、秦始皇兵马俑、故宫、敦煌莫高窟、泰山。当这些大型文化遗产成为世界遗产后,完全改变了传统文物保护理念。
作为文物大省,四川文物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全省拥有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等5处世界遗产,全国排名第二;拥有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罗家坝遗址、城坝遗址、蜀道等6处大遗址;古蜀文明遗址、藏羌碉楼与村寨、中国白酒老作坊、蜀道(金牛道广元段)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除颇为丰富的文物资源外,全省不可移动文物、博物馆及馆藏文物数量也颇为可观,石窟寺分布广泛、题材多样,革命文物类型丰富、价值突出。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有助于宣传展示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生活。
据悉,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川渝地区主场城市活动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物局)、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物局)、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主办,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馆)、大足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大足区文物局)承办。除川渝地区主会场城市活动外,四川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还将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