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21日,一个来自中国的物种宣告灭绝!当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更新《全球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正式确认长江特有物种长江白鲟彻底灭绝,这无疑是一个让人悲伤的消息。长江白鲟有何特殊之处?又因何灭绝?这事又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
长江白鲟又称中华匙吻鲟,因为体色较浅腹部发白而被称为白鲟,是长江独有的一种鱼类,它们一般体长2至3米重约二三百公斤,最大个体可达7.5米重一吨左右,是中国淡水鱼中个头最大的,被称为“中国淡水鱼王”,同时因其嘴巴长如象鼻,因此又称象鱼。
这种鱼长得而非常有个性,长梭形的身体前部扁平后部稍微侧扁,也就是前方横向发展尾部纵向发展,最奇特的是嘴部长度占身体一半左右,长而尖犹如一把长剑插在头部。在生物学上归类为匙吻鲟科鱼,最早出现在白垩纪,在地球上生存了近一亿五千万年。
最初它们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后来因为第四纪冰期导致地球气候剧烈变化,大部分地区的匙吻鲟科鱼灭绝,仅在长江流域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有少数族群留存,引起数量稀少,在我国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白鲟主要栖息于长江干流中下游区域,从第四季冰期中劫后余生的它们,却没能躲过人类捕捞和生态环境恶化,最终走向灭绝。
生活长江流域的人应该都听过“千斤腊子万斤象”的说法,这个“万斤象”就是长江白鲟,曾经在食物匮乏的年代,它因为又大又好吃而被大量捕捞。因为它又是长江流域的特产鱼,经济价值极高,一段时间一直都是捕鱼者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