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美国芝加哥布鲁克菲尔动物园,突然涌入了上万名游客,他们高举着门票,争相抻着脖子朝里面看来看去,仿佛已经望眼欲穿。
能让游客们怀着如此激动的心情来看的,是一只来自中国的活体大熊猫“苏琳”。
这只熊猫并不是我国亲手送出去的,而是被一个名叫露丝·哈克内斯的美国女人偷走的。
一年前,就是她在中国四川将“苏琳”捕获,之后偷偷运到了大洋彼岸。
对于这样恶劣的行径,美国人非但不以为耻,反而在各大知名杂志称赞她的“壮举”。
罗斯福儿子看到有人比自己先完成了这一目标,甚至还公开放言:“我愿意拿我的儿子交换!”
然而,露丝·哈克内斯这一不问自偷的行为,也为之后中国的大熊猫们带来了更大的灾难。
那么露丝·哈克内斯为何要偷运中国的大熊猫?我国当时又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国外掀起的“熊猫热”
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两个儿子小西奥多·罗斯福和克米特·罗斯福,因为不满足于只看到大熊猫的标本,就不远万里坐船来到了中国。
他们拿着枪支和一切能捕捉熊猫的工具,以“科学调查”为名,进入了华西地区的丛林里,到处寻找那个毛色黑白相间的动物。
经过几天的查找,两人终于捕捉到了两只熊猫,第一想法就是赶紧把它们带回美国,但可惜,运输活的熊猫过程十分艰难,最终他们失败了。
两兄弟思来想去,觉得既然活的熊猫带不回去,不如就把它们制作成标本,也算是有所收获。
于是,两人残忍地将枪口对准了可怜的熊猫,随着“砰砰”几声响,它们就倒在了血泊中。
回到美国之后,罗斯福兄弟就将熊猫标本送给了田野博物院展览,用来让当地的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
没过几日,小西奥多·罗斯福又出版了一本名为《追踪大熊猫》的书,将自己在中国如何追踪、捕杀、偷运大熊猫的过程详细写了下来,字里行间还透露着可惜,似乎没能把活体熊猫带回来,是他心中的一大遗憾。
其实,那时候因为欧洲地区正忙于战争,很多欧美国家的动物学家根本无暇去研究大熊猫,直到罗斯福兄弟也参与到了其中,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熊猫才正式走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对大熊猫充满了好奇,想要亲自去中国看看它的真容,其中就有一个名叫威廉·哈克利斯的美国探险家,立即展开了行动。
年初,威廉·哈克利斯不顾身体的病痛,告别了新婚妻子露丝·哈克内斯,坐上了驶向中国的轮船。
经历了几天的颠簸之后,轮船终于到达了上海,但不幸的是,威廉·哈克利斯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没过几天,医院。
当妻子露丝获知这一噩耗之后,几乎每天都在以泪洗面,后来在亲友的安慰下,她才慢慢地走出了阴霾。
后来,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那就是亲自去一趟中国,带回来活体大熊猫,完成丈夫的遗愿。
看到露丝有这样的雄心壮志,纽约一家探险家俱乐部给予了她很大支持,于是,在筹备了近两个多月之后,露丝就坐船来到了上海。
因为之前从事的是服装设计方面的工作,刚开始露丝还不太了解该怎么开始探险流程,也不知道该怎么组建队伍。
而且彼时的中国正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时局十分混乱,难度也就更大。
在这里待了大半年之后,露丝才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帮手,也就是美籍华人探险家昆汀·杨,两人迅速将探险队伍扩大至了19人。
将一切准备好之后,露丝就正式带着探险队向四川中部出发。
被偷出国门的大熊猫
年10月,探险队伍来到了四川的某山区,他们背着行李穿梭在茂密的丛林里,时刻寻找着大熊猫的踪迹。
结果十几天过去了,成员们连大熊猫的影子都没看到,有些人都已经开始怀疑,他们是不是来错了地方?
露丝也很不理解,之前那些专家们都是从哪儿抓的熊猫?为什么他们一个也找不到?
探险队又辗转去了好几个地方,直到两星期后,才终于在四川雅安的宝兴县有了新发现。
那是在11月份,露丝正带领着队员像往常一样行走在森林里,突然,耳边就传来了几声微弱的啼叫声。
所有人都立即停下脚步在原地站定,屏住呼吸仔细听,很快就发现声音来自于一棵山核桃树下,等走近一看后,露丝惊喜地大叫了一声,出现在他们眼前的竟然是一只出生仅十天的熊猫幼崽。
露丝难掩心中的喜悦,在昆汀·杨的帮助下,她赶忙将熊猫幼崽抱了起来,匆匆离开了森林。
回到家之后,露丝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苏琳”,还拿出奶瓶喂养了它几天,过了一段时间,她就开始考虑如何把小熊猫给偷运到美国。
这里必须要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的国民政府,对于熊猫是一知半解,尚且还没有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后来忙于战争,他们对于“兽类出口”等行为,也没有多加注意。
正因为如此,才给了露丝钻空子的机会。
在捕捉到活体熊猫之后,露丝就赶紧坐飞机来到了上海,准备坐船离开。
海关人员见她神色有些慌张,身边还带着一只小动物,便仔细检查了一下证件,结果就发现她当初进入中国内地的手续都没办全。
海关人员阻止了露丝上船,不准她离开,见情况有变,露丝就赶紧通知了美国驻南京和上海的外交人员。
他们跟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谈判,甚至还以“科学研究”为理由,指责中国海关的行为属于“狭隘之举”,见对方态度如此强硬,国民政府只能同意放行。
最后,露丝成功拿到了一张动物出境许可证,而那只熊猫幼崽也被海关人员登记为了“一只形状怪异的哈巴狗”,自此离开了它的出生地中国。
12月18日,在海上航行了两周的轮船,终于到达了旧金山,而露丝也携带着熊猫幼崽,开开心心地接受了来自美国各界人士的欢迎。
第二天,这一消息就登上了美国各大知名杂志的头版头条,比如《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他们无一不在夸赞露丝是个“英雄”,带回了世界上最稀有的动物。
而小西奥多·罗斯福看到有人比自己先完成了这一“壮举”,便公开放言:“我愿意拿我的儿子交换!”
不久之后,美国的各大动物园也开始联系起了露丝,他们都想要将这个活的熊猫“收入囊中”,这样来参观的游客就会越来越多,他们也能赚到不少钱。
实际上,露丝原本想把“苏琳”卖给纽约动物学协会下的布朗克斯动物园,结果他们却以这只熊猫患有佝偻病为由,选择了拒绝。
一来二去之下,露丝就以美金的价格将“苏琳”卖到了芝加哥的布鲁克菲尔动物园。
当这一消息公开之后,瞬间就引起了当地以及周边地区市民的热烈反响。
因为迫切地想要见大熊猫一面,他们一大早就开始在检票处排队,一边排队一边伸着脖子往里看,简直都要望眼欲穿。
据了解,在展出大熊猫的第一天,布鲁克菲尔动物园的入园人数就超过了名,而在短短一个星期之内,动物园的门票收入就已经与之前的财务支出摊平。
除了布鲁克菲尔动物园收获颇丰以外,露丝也因此名声大噪,她被众人誉为了“熊猫夫人”,被邀请着出入各大高档的场所,一时间风光无限。
而意识到自己是靠熊猫才获得这些荣誉和地位之后,露丝就再次踏上去中国的旅程,抓到了第二只熊猫。
结果没过几天,第二只熊猫就因为不适应死在了笼子里,没办法,露丝只能从一名商人手里购买一只带回美国,还给它取名“梅梅”。
露丝的这一行为,按照中国的老话来说就是“不问自取,是为贼也”,性质十分恶劣。
而且正是因为有她开这一先河,之后一些不法分子也在利益的驱使下,纷纷来中国大肆活捉熊猫。
处境艰难的大熊猫
如果说此前那些来中国捕猎大熊猫的生物学家,只是为了研究这一新奇的物种。
那么从露丝偷运回去活体熊猫开始,来中国的那些所谓的“探险家们”,基本都是为了赚钱。他们通常会把抓来的熊猫高价卖到各大动物园里,然后再以同样的方式获利。
那时很多熊猫都因为受到惊吓,或者是适应不了新环境而死在了半路上,能活着达到国外的,寿命也基本都不长。
像第一只到达美国的“苏琳”,只在动物园里待了一年多就无故去世了。
那时,对于外国人频繁来中国捕猎大熊猫的行为,很多初步意识到大熊猫珍贵的国内人士,也纷纷表达了心中的不满。
他们抨击外国探险家“为大众眼福之故,致无知禽兽受此痛苦,不得不谓之残酷也!”
还有人发出哀叹“我国若不及时禁止滥捕,此种稀珍品种难免不遭绝迹”,属实振聋发聩。他们拿当初‘四不像’的灭绝做比喻,强烈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于熊猫的保护。
好在,他们的发声得到了回应,几个月后,四川当局下达了“禁捕熊猫”的命令。
到了年,中国政府也特意向外国的外交人员发出通告,从此以后外国人不得擅自在中国捕捉小熊猫,因为它们的数量在逐渐减少,此举是为了避免将来熊猫绝种。
这一通告不只是在保护我国的熊猫,也是在宣告中国对于熊猫的所有权。从这往后,国外的博物院或动物园要想呈请熊猫,必须先获得中国政府的准许才可以。
得知往后不能再轻易的从中国捕猎熊猫,很多外国人都对此感到十分惋惜,尤其是美国,他们本想利用现有的熊猫进行自我繁殖,结果无一都失败了。
因为熊猫的繁殖力本来就不强,幼崽的成活率更是很低,最后没办法,他们只能寄希望于中国政府,希望能通过官方渠道获得熊猫,以此来满足民众们的期盼。
通过这个契机,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的“熊猫外交”也应运而生。
像在抗日战争中期阶段,为了抵抗日寇的侵略,重庆国民政府就请求了英美国家帮忙,其中美国在经济和军事以及多方面都给予了援助,而为了表示感谢,中方便回赠了两只大熊猫。
当时碰巧珍珠港事件爆发,两只熊猫幸运的躲过了炸弹和鱼雷,顺利的到达了目的地,完成了它们的外交使命。
之后美国加入二战,中国的抗日战争也迎来了转机,直至最后获得胜利!
新中国成立之后,曾多次通过“熊猫外交”来发展外交关系,只不过随着这一物种的数量越来越少,民众对于它越来越重视,我国也一直在不断调整这一方式。
到了年时,我国停止了向外国无偿赠送熊猫,年,熊猫还被正式定为了国宝。
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逐渐增强,政府对于熊猫的保护也比以往要更加全面,而作为中国独有的物种,熊猫也获得了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