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上午,国内唯一一座以熊猫为主题的图书馆在成都市成华区熊猫路小学开馆,并正式命名成都市图书馆熊猫路分馆。“大熊猫主题图书馆将成为继大熊猫博物馆之后,又一个展示野生动物保护、传播大熊猫文化的重要载体。”动物保护专家、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张志和表示。
国内唯一:一座以大熊猫为主题的图书馆
大熊猫图书馆长什么样?走进大熊猫主题图书馆,最中间是两艘大船,“玲玲”号和“兴兴”号,船里装满了熊猫相关的书籍,里面就包括同学们自创的“熊猫带我游四川”“寻找蓝星上的熊猫王国”系列绘本。
两艘徜徉知识海洋的大船为什么叫玲玲和兴兴?据熊猫路小学校长张明蓉介绍,玲玲和兴兴是年中国送给美国的第一对大熊猫,他们为中美人民的文化交流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是中美建交的见证和友谊的象征。
熊猫主题图书馆面积.4平方米,有种、多册图书,而其中种、余册皆为大熊猫主题图书。
“这里不仅是阅读学习的场所,还是探究大熊猫的宝库,熊猫路小学配套研发的图书馆课程,以及熊猫文化讲堂,让学生能够深度研究大熊猫及大熊猫文化,成为传递天府文明、熊猫文化的小使者。”张明蓉介绍,大熊猫主题图书馆致力于收集并丰富大熊猫图书音像资源,这里将成为大熊猫文献资料库,也将成为大熊猫文创实践活动中心,为擦亮大熊猫名片助力。
不仅如此,还将向区域内学校开放,成为研学课程的一个点位,同时,学校也正依托互联网技术,积极创建大熊猫主题图书馆云平台,届时将实现线上线下无边界的阅读。
历时两年:从全世界征集“熊猫主题图书”多册
大熊猫主题图书馆的创建,还要从两年前说起。
年4月,成都市熊猫路小学向全球发出“征集令”:为了让世界各国的“大熊猫”回家,构筑熊猫文化家园,当时读三年级的熊猫路小学小学生发出在学校创建全球首个“大熊猫主题图书馆”的倡议,得到了成华区教育局和相邻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支持。同期,孩子们还向全球发布征集令,搜集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语言关于大熊猫的书籍、文艺作品、音像制品。
年4月17日,收到“征集令”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副国别主任何佩德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复。“我认为熊猫路小学的孩子们发起征集‘大熊猫主题图书馆’这个想法非常棒,这将是一个积极的循环。当你获得大熊猫知识时,你会意识到自然与环境的联系以及生态保护。此外,通过阅读和收集书籍,你们会获得一个与过去和现在世界相连的魔术钥匙。”何佩德在回信中还表示,希望世界各地“共同积极参与到这个伟大的计划中来”。
一封封饱含期待的信件寄往了国家图书馆、上海市图书馆、深圳市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图书馆等20余个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成都市图书馆、成都市大熊猫保护基地、成都市动物园等也纷纷回应。
经过两年的征集,学校收到了来自英国、美国、台湾、香港、北京等国家和地区图书馆、社会人士捐赠的余册书籍。“我们认真搜集了关于熊猫的书籍共计44种82册随信寄来,希望你们从图书中更加了解大熊猫知识,用你们的实际行动发扬我国的熊猫文化,让更多的国人和国际友人爱上大熊猫,让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甘肃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魏孔俊在回给熊猫路小学孩子们的信件中这样提出希望。
熊猫文化:让孩子们在熏陶中成长为“熊猫使者”
开馆仪式上,“熊猫讲堂”第一讲如期到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工作人员与同学们分享了大熊猫的故事。接下来,学校还将邀请省方志办、大熊猫保护区等专家开讲,打造属于该校独特的“熊猫讲坛”,办成传播大熊猫文化的多彩课堂。
同时,为了培养乐学善玩的现代小公民,熊猫路小学发挥毗邻熊猫基地这一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优势,开展馆校结合,开发了“熊猫的秘密”研学课程,这一课程在真实的场馆情境中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张明蓉表示,大熊猫主题图书馆将成为熊猫小镇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传递“这里最熊猫”的声音;通过“熊猫学堂”课程建设,讲熊猫故事,探索熊猫记忆;品味竹之内涵,传承传统文化。
(四川观察记者沈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