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差点把熊猫捐出去的四川,早就该被点名了
TUhjnbcbe - 2020/12/25 16:54:00
武汉汉阳,医院。许多人对它的想象是这样:白色的灯光和墙壁、面色沉重的病人、辛苦奔波的医护人员……但,你见过这样的医院吗?空气中飘着网红歌曲欢快的调子:“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带头跳起了舞,周围,几十个人穿着拖鞋、睡衣,排列整齐地模仿。再到后来,几乎不用带领,人们也开始自发“群魔乱舞”。虽然动作参差不齐,有快有慢,滑稽又搞笑。但掩饰不住的,是空气中火辣辣的欢快……1那群把快乐捐给武汉的四川人这位把笑声带进病房的女孩,叫龙胜男。她是一位四川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护士。考虑到部分病人的病情其实并不严重,但长期躺在床上,容易焦虑紧张,龙胜男带病人跳起了手语舞。于是,有了开头的一幕。这个开朗的川妹子还和病人约定:疫情结束后,要一起赏樱花。因为整日穿着防护服,病人们其实并不知道龙胜男的样子,她特意留下了自己的生活照:希望你们记得我,也记得我带来的快乐。这条新闻下,不少网友感慨:“四川女孩都是什么宝藏!”“太喜欢四川人的精神了!”乐观豁达,龙胜男的身上,也有无数四川人民的缩影。在这场全国的战役中,四川人民不仅贡献了速度和力量,还贡献了一份专属于四川的温度。先后捐赠6批物资,排出8批医疗队、余名医护人员;被誉为全国“四大天团”医院之医院的医疗队,在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在捐赠的爱心蔬菜中,包括四川的特产“儿菜”和“折耳根“。善解人意的四川附上了做法大全:“折耳根啊,凉拌,放炸土豆凉面裹卷里面当配菜,炒腊肉,都香!”他们在线科普和教学:儿菜为什么长这样、儿菜的N种做法大全,从“出生”到“死亡”,儿菜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说完还不忘问一句:“还想不想吃儿菜?我们愿意继续捐!捐菜还捐技术!”四川人教湖北人怎么吃儿菜的相关话题,一度霸占各大热搜榜/云合数据为了给宅在家的湖北人找点事做,四川人想尽了办法。2月18号,四川捐赠的台爱心收音机送到了武汉医院。给沉闷的生活,增添一份声色。2月19号,四川火锅协会为了缓解前线医护人员的乡愁,为他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份“乡情礼包”:自热小火锅、酸辣粉、饮料……还放话:等你们回来,免费吃一年火锅。消息一出,全省有60家火锅品牌共多家分店第一时间响应。四川的大熊猫,也没闲着。为了实现一位新冠肺炎患者的愿望,成都大熊猫基地36小时制作了一支暖心视频,让由于疫情没法出门的人们远程观赏憨态可掬的熊猫宝宝。代表所有大熊猫等你们/

人民网在一线的地方,四川人带去物资,带去医疗,更带去了“生活气儿”:——沉重氛围中,对生活的激情与活力。2四川人的硬核防疫,是我的快乐源泉驰援武汉的四川人,带去了他们的快乐。那群待在家里的四川人,也把生活“折腾”出了千百种花样。防疫宣传,是极接地气的形式:成都市郫都区,三位电台工作人员戴上口罩,拿起快板,来了一段“说唱”。“同志们请记住,瘟疫高峰少上路,成灌路、郫花路,乱串易走不归路……”成灌路、郫花路、金花桥、东大街,人气最旺的地方,一个都没落下。之前爱去的地方,都不能去/成都市郫都区医院,一些医护人员在工作之余,制作起了“土味”宣传片。七彩配色,超大字体,魔性方言……真不是我骂你/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土归土,但效果一流。就问你服不服/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还有一些人,拖起音箱,走街串巷喊话。怕大家记不住,特地编成了顺口溜。我为国家省口罩,也为自己省钞票/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宅在家里,也绝对“憋不坏”四川人。四川内江,婚礼主持人大海走到窗边,开始了自己的演唱会。婚礼主持的基本功/大河报豫视频这一开口,窗户边立马挤满了“应援”的粉丝。为了不打扰其他邻居,小伙子还给自己规定了节目时长。每晚7点半,固定唱半小时,不收任何费用,图个乐呵。一场特别的演唱会/大河报豫视频其他四川人也没有闲着。有的扎着马步,在客厅打起了羽毛球。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有的在餐桌上摆一条杠,乒乓球比赛就此开始。给我一张餐桌,明日还你一个乒乓新星还有的就“过分”了,健身的同时,还不放过秀恩爱的机会。当然,只有这些,是不能体现“高段位选手”的水平的。四川成都,一位小姐姐走到客厅落地窗前,突然“尬舞”。对面的朋友嗨起来!对面楼的邻居不服气了,当即“回应”。无论面对什么,四川人总保持着一份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缺少快乐,就自己创造快乐。3四川人民的火辣幽默,是渗入在骨子里的。几千年来,他们学会和独特的地理环境相处,把与潮湿气候的对抗,化成饭桌上的滚烫热辣。把米面折腾出种花样:担担面、甜水面、兔子面、钟水饺、红糖锅盔、红糖糍粑、伤心凉粉、三大炮……把肉捣鼓出千滋百味:火锅串串麻辣烫,更有老妈兔头、江油肥肠、隆昌麻鸭、灯影牛肉、开江白鹅、夫妻肺片……一小碟蘸料,也必须讲究。他们创造出温柔活泼的方言。哪怕是生气骂人,既泼辣利落,也俏皮嗔怪。一个四川人警告偷菜贼的告示牌平日里,他们一头扎进七荤八素的生活,过得活色生香。困难来临时,四川人民也延续着这种热辣的乐观精神。年5月12日,汶川8级大地震。触目所及,是坍塌的房屋、急待救援的伤者、不断消耗的物资……四川人,以奇迹般的速度完成了新家的重建。四川绵阳的北川县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在地震中,北川县整个被夷为平地。8个月后,吉娜羌寨在北川县的废墟上拔地而起,不仅安置受灾群众,还大力发展旅游业。刺羌绣、开旅馆、开农家乐、开餐馆……出售羌绣的小店/中国网记者张梅芝摄在四川德阳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里,地震后肢体伤残的人们在这里集中做康复训练。其中一个伤员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既然活了下来,就要活得更精彩!既然站了起来,就要走更大步!”地震时,有个失去右臂的小男孩被救出来的第一句话是:叔叔,我想喝可乐。后来,长大后的小男孩成了可口可乐世界·成都博物馆的馆长。儿时的喜欢,换个样子,成了长大之后的每日的工作。16岁的四川女孩刘敏,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右腿。经历过长时间的手术,承受过失去记忆能力的副作用。恢复后的她,刻苦努力学习,考上了四川大学,获得了法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后来,她还参加了汶川的马拉松比赛。他们身上,有着无数四川人生活的影子:无论如何,都要认真地、用力地活着,珍惜这个许多人没来得及好好看看的世界。12年前汶川地震,四川人经历了生死考验:人遇难,人失踪。那时,来自全国的志愿者、医护人员、武警战士给了他们帮助。12年后,四川人也用自己的方式,守护那些曾经的守护者。他们马不停蹄地筹集物资,奔赴一线。还带上了精心编排的广场舞、幽默风趣的段子、自带笑点的四川话……病房里,渐渐传出了久违的欢声、笑语。许多人说,生死是很严肃话题,现在是严峻的形势。但,越是焦虑和沉重的时刻,四川人这份简单的快乐就越宝贵。不是对痛苦的无视、对灾难的忽略;而是——四川人,经历过疼痛,所以知道抓住生活中一丝甜的可贵;四川人,明白生命之重,所以对生活保持着巨大的热忱。四川人知道,幽默、乐观,从来都是应对苦难的一昧良药。而他们,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别怕,我们懂。别慌,我们在。武汉雄起,我们给你扎起!《槽值》招聘新媒体内容运营坐班实习生,工作地点北京,三餐免费、提供班车。长期招聘线上约稿作者,单篇稿费-元。点击?招聘?即可查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差点把熊猫捐出去的四川,早就该被点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