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大熊猫一样,由于熊猫金鱼的色型可爱但不容易稳定,且更无遗传性可言,所以很是珍贵,倍受金鱼爱好者的喜爱。但对于这类金鱼的确切定义一直处于一种讨论阶段,没有一个统一的鉴定标准。我也十分喜欢熊猫金鱼,对它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思考,总结了一些看法,愿与大家分享,还望大家一起探讨。
1、熊猫金鱼应属于一类色型,而不应拘泥于某一品种的金鱼,只要是黑白色系的金鱼,有黑色的眼睛(眼球),且体侧有较为明显的一至二条黑色纵纹,即可被称为熊猫金鱼。至于背部、嘴口、鼻膜、各鳍是否有黑色则不必过于拘泥。在金鱼的品种上不必严格地指定只有龙睛(蝶尾)品种才可称为“熊猫”,其实高头、狮头、水泡类金鱼只要有这一色型,又何尝不可称为熊猫金鱼呢?
2、关于黑白金鱼和喜鹊花金鱼的区分。首先就喜鹊这种鸟而言,它的背毛是深蓝色的,腹毛是白色的,因此就可以确定一点:喜鹊花金鱼应当是由蓝色金鱼褪色而成。但由于蓝色金鱼在褪去腹部的蓝色后,相应地体表未褪去的部分蓝色会变深,甚至近似于黑色,这就很容易造成与黑白金鱼的混淆。
那如何区分两者呢?可以通过观察金鱼鳍条上的脉纹来区分。黑白色的金鱼只要鳍条未褪白,在脉纹处应显现为较浅的墨质,即黑色较浅,但仍是显黑色的。喜鹊花金鱼就不同了,脉纹几乎呈无色,有透明感。与喜鹊花金鱼相对应,我个人以为可以把黑白色的金鱼命名为“铁包银”也未见不可。如果喜鹊花金鱼褪成熊猫色型而被称之为“熊猫”金鱼,我以为只要不是很严格,也是可以的。
3、在熊猫金鱼的饲养方面,由于它是由黑白个体杂交筛选而得,而白色是金鱼体色中最为稳定的一种颜色,因此熊猫金鱼饲养过程中关键是对色型中的黑色的稳定。以饲养过程中的经验来看,以绿水饲养最为合适,它对鱼体表的色素有稳定和积累的作用,对鱼表刺激小。而在清水中则易引起黑色素的不稳定而导致分解,金鱼轻则熊猫色型破相,重则金鱼褪白。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