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代表月亮来消灭你”,大家听到这句话,熟悉吗?也许很多00后不太了解但绝对是很多80后、90后的回忆。这句话就是我们曾经的女神月野兔变身成为SailorMoon后说的金句。
当然,今天我要说的不是她,而是跟她一起那只会说话的黑猫露娜(Luna),应该说是露娜这个名字,这是古罗马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不过,在希腊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叫做阿尔忒弥斯。
为什么同样是月亮女神,名字却不一样呢?原因很简单,她们的名字来自不同的神话体系。神话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透过神话,我们可以知道古代先民们与自然之间关系,先民们有着怎样的思想、习俗和信仰。
神话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谱系,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故事和神灵的名字都各有不同。
如果说茅盾先生是中国神话研究体系的奠基者,那么《神话之城》的作者席路德,她热爱神话,对世界各种神话体系涉猎颇广,她是世界神话的传播者,除了人们熟知的希腊神话、罗马神话,还有阿兹特克神话、玛雅神话、印加神话,西亚的赫梯神话、迦南神话、波斯神话,大洋洲的毛利神话,以及北欧神话、凯尔特神话等等,她都非常熟悉。
她所创作的《神话之城》,整理了世界七大神话体系神谱,配上精美的插画和地图,带领读者跨越时间和空间,畅游5大洲,走进20个拥有神话传说的城市,领略其中的奥秘以及倾听悠久的历史。
《神话之城》这本书,不仅仅适合神话爱好者去阅读,它更是一本特别的旅游指南,你可以通过里面文字的描述来安排自己美好的假日-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倾听更多的神话故事,比其他人更懂这座城,也更能享受那座古老之城的风光。
01世界上最多猫的城市--以佛所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莫斯曾经说过:“在历史上猫曾被捧上神坛,成为女神们的心目中独一无二的圣兽。它也曾被无情地从神坛上赶下来,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变成女巫们和魔*的代言人。”
因为猫具有柔软、安静、高冷和复杂多变的性格特质,所以常常把它和女性联系在一起,比如形容女性时,会说“猫一样的女人”。而在世界各大神话体系中,猫不仅仅是女神们的心头好,有时候甚至是女神的化身。
在日本,有个猫岛,吸引了众多猫奴们的目光。其实,世界上猫咪最多的景区,不是在猫岛,应该在土耳其的以弗所古城。
听说,以弗所古城遗址内一共有几十万只猫,所以每走两步,我们就能遇到一只猫。而在古代的地中海沿岸,以弗所是希腊神话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的崇拜中心。被誉为“古代西方的七大奇迹之一”的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神殿就坐落在这个城市。
在希腊神话中,阿尔忒弥斯是狩猎女神和接生之神。她是奥林匹斯十二神之一,
司掌着自然力、生产与月亮,因而又被视为月亮女神。据说,我们现代人生日的时候,吹熄蛋糕上的蜡烛是源于对阿尔忒弥斯生日庆典上的祭祀仪式。
而在古罗马的神话中,与阿尔忒弥斯相对应的女神,则是月亮与橡树林女神狄安娜,有些人称为露娜(luna),还有赫卡忒(Hecate)。在古罗马神话中,月女神有很多位。而狄安娜司掌狩猎、分娩、动物和植物,具有掌控动物说话的权力。
她曾经黑夜中制造光明,所以得名“狄安娜”(Diana),跟古罗马神话的天后朱诺(Juno)和战争女神密涅瓦(Minerva)被罗马确定为是月亮女神,因为她们三者都能带领人们看到光明。
传说中,狄安娜曾经化身为猫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月亮的崇拜者们便将猫当做月亮女神的圣兽。这些可爱又独立异行的猫咪,被视作自由的象征。所以,我们在博物馆看到那些罗马时期的雕像和绘画作品里,都会有只猫咪在趴窝或者溜达。
在《神话之城》这本书的引领下,我们不难发现,曾经是月亮女神崇拜中心的以佛所,历经了千百年的时间洗礼,只给世人留下了断壁残垣,可古老的神话赋予它的魅力依旧没有消散。每一只走进阿尔忒弥斯神殿的猫,都是神话中神明们留下的印记,游荡在以弗所的猫咪,向我们诉说着那悠久的传说。
02猫,世界神话体系的宠儿《神话之城》中有提及,在古希腊时期,猫在各城邦的人气一直是居高不下的,所到之处皆有猫的影子。其实,猫不仅仅是在古希腊时期备受大家的宠爱,在其他地区同样成为神话传说的宠儿。
北欧神话中的女神芙蕾雅,她最心爱的动物就是猫。所以,她的战车也是由两只猫来拉动的。在埃及《死亡之书》里,创世神太阳神拉·哈拉克提曾化身为猫,去杀死了阻止太阳东升西落的大蛇阿波菲斯。
而且在古埃及神话中,有三位与猫咪相关的神。除了太阳神拉,还有战争女神赛克迈特与猫神贝斯特。战争女神赛克迈特,她是狮首人身,生性凶狠,是力量的象征,又被称为母狮神。
还有一位战争女神贝斯特,相传贝斯特是太阳神拉的女儿,她是奉命到人间毁灭罪行雷雷的人类。她最初的形象是狮首人身,性格极其残暴。可是,太阳神拉不忍心看到人类继续受苦,于是抽走了贝斯特灵*中的残暴和憎恨,换成了慈爱和善良。从此,贝斯特就改变了,性格变得温顺和善,原本的狮首人身逐渐变成猫首人身,成为了猫神贝斯特。
在古埃及,杀猫可是一种很严重的犯罪行为。因为古埃及人将猫视为神灵,都是把猫精心养育在家里或者神庙之中。当猫咪去世之后,埃及人还会为它们举行哀悼仪式,甚至有些人把死去的猫制成木乃伊,成为供奉神灵的陪葬品,厚葬在石棺中。
纵观世界各大神话体系,我们不难发现,猫咪大多与象征爱情、生育和丰产的女神联系在一起,也会成为女神的化身或圣兽,尤其是月亮女神。
为什么在不同地区会不约而同地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也许是跟猫的生活习性和生理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猫是夜行性动物,经常昼伏夜出。于是,古代人逐渐将猫与月亮联系在一起。
而且古罗马人相信,猫的眼睛会随着月亮的盈亏而发生变化。古埃及人普遍地认为,夜间出没的猫之所以能够看清事物,是因为太阳所发出的生命之光就贮藏在猫的眼睛里。
古埃及神话作为最崇拜猫的神话体系,猫神贝斯特的出现就是集中体现了古埃及人对猫的高度崇拜。不过,归根到底,古埃及人之所以如此崇拜猫,离不开古埃及文明的地域环境。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在这里生活的人大多数以耕种农作物为主,而农作物的天敌之一就是老鼠。老鼠不仅破坏农作物、粮食,还传播瘟疫、疾病,夺去无辜百姓的生命。而作为老鼠天敌就是猫,猫捕食老鼠,为古埃及人保住粮食,有效阻止疫病的发生,逐渐在古埃及人心目中占据了不俗的地位。
其实,对于古埃及人的猫咪崇拜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众所周知,古埃及附近包括现代埃及附近,大多数是沙漠。而蛇类,尤其是眼镜蛇这类的*蛇是沙漠的霸主,这些*蛇危险性极高,常常伤人性命。只有猫咪,可以制服*蛇,比如沙漠猫,所以也导致人们对猫咪的崇拜。
03人类的吸猫史,从年前开始在众多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中,猫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个。早在年前的古埃及,非洲山猫已经成为家养的宠物,这也是历史上发现的第一支被家养的猫咪品种。非洲山猫可是短毛家猫的始祖哦,大家有空可以去拜拜哦。
在中国,猫的出现稍晚一点。最早有记载猫的文献是在西汉时期的《诗经·大雅·韩奕》。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家猫出现是在西汉时期(公元前年-公元8年),有可能是由波斯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带入中国。而猫咪在中国渡过了将近年后,从中国传到日本。
随着猫咪的地域扩散,世界各地相继产生了在很多与猫相关的神话传说。在埃及、泰国等地,猫的地位一直都高高在上。在古埃及,猫是圣兽,就如之前说的猫神贝斯特。传说夜晚时,太阳所发出的生命之光被藏在猫眼里保管,所以古罗马神明狄安娜也会化身成猫,游走于人间。
由于古埃及人非常崇拜猫,到后来就演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追悼喵咪的方式。如果一只家养的猫突然死亡,那么全家都需要眉毛剃掉以示哀悼。不得不说,古埃及是猫神之国,是喵星人在地球上成功占领的第一个国家。
如果说古埃及把猫当作神灵的化身,那么,泰国就是开创了“人不如猫”的先河。泰国有一句俗语叫“拥有暹罗猫的人,无不把它当作宝贝来供养。”它们时常被打扮得珠光宝气,连吃饭喝水的碗也非金即银,真正的喵生巅峰!
在6世纪的中国,关于九尾猫妖的传说悄然地出现,它的狡黠神秘隐藏着长生不老的秘密。而在日本江户时代的猫,招财猫能带来好运和财富,从此日本踏上吸猫的道路。
这些奇妙神话和故事传说在不同的文化中流传着,传达了不同地域的人民对于猫那种错综复杂情感和态度,甚至对现在的猫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现代,猫对于人类的情感抚慰作用更加突出。上至名流权贵、文人雅士,再到平民百姓,猫咪用它们软萌无害的外表和阴晴不定的性格,让人类心甘情愿地匍匐在它们的猫爪之下。
近现代的名人猫奴特别多,有钱钟书、季羡林、冰心、丰子恺等等,他们都是爱猫人士。钱钟书先生还不惜在冬夜起床,举起小拳拳,帮自家猫与林徽因家的猫打架。在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心中,喜欢猫的人更高级一点,他晚年特别爱和猫一起吃饭。前苏联领袖列宁也经常在会议上当众撸猫。
到了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晒猫和吸猫”更是成了大规模现象。在现代人眼里,吸猫文化不再是个人式的自娱自乐,而是一种大众文化传播。正如丘吉尔首相曾经说过:“千百年前的神话里,高冷神秘的猫咪是女神的圣兽、月亮女神的化身,象征着自由和守护的它们与人共享世界。”
直到现在,猫,依然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伙伴,它们仍然陪伴在人类身边,一直将古老的神话不断延续下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