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论坛

首页 » 常识 » 种类 » 不仅只有熊猫想要一张彩色照片,秦兵马俑也
TUhjnbcbe - 2021/3/7 2:44:00
我国临床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77291.html

长久以来,我们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色调昏暗、饱和度低的东西才显得古朴真实。这点从很多人都觉得如《大秦帝国》这样的服设才符合他们的心理需求,而于正那种明艳的高饱和度则是令人不适的。

尽管在我看来,只看服饰考据的话,都是一样的不符合历史,一个迎合观众心理,一个显得张牙舞爪罢了。

《大秦帝国之裂变》剧照

《唐宫美人天下》剧照

但是由于文物的保存条件限制,尤其是出土文物的限制,往往会失去或改变其本身的颜色。我们之前讨论敦煌(见本次的第二条推送),就提到过敦煌壁画里现存的很多颜色并不等于当年绘制时的颜色。

敦煌壁画

因为古人所能得到的颜料多为天然颜料,本身并不一定稳定,用作画画可能会氧化,用作染布则色牢度堪忧。

也就是说,生活在色彩十分易得的现代社会里的我们,苦苦找寻的是一份性冷淡的存在。而古人追求的可能正是我们不屑一顾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MUJI無印良品の家(号主也很喜欢)

《刺客聂隐娘》剧照,特地跑到日本拍了个刷不起油漆的大唐(无语)

唐代,三彩建筑模型

晚唐,敦煌壁画,城门与城楼

说到本文要聊的秦兵马俑,很多人都多多少少了解它本身应该是有色彩的,保存的状况也的确不怎么好,所以当完全被上了颜色的复制品被展出的时候,还是令许多人感到了吃惊很失望。

彩色秦兵马俑的复制品

彩色秦兵马俑的原件

毕竟看了那么多年黑压压一片的磅礴严肃,突然发现竟然都是“千娇百媚”,这落差的确有些难以接受。

我经常可以听懂有人说什么秦代尚黑,还拿五行水德说事,彩色兵马俑的出现应该就足够打脸了,人家分明也是很喜欢五彩缤纷啊!

秦代尚黑的说法没有考古依据却很有市场

秦兵马俑至少有朱红、枣红、紫红、粉红、深绿、粉绿、粉紫、粉蓝、中*、桔*、黑、白、赭等十几种颜色,而且早在年出版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就已经多处提到了兵马俑为彩绘的这一事实,这份报告也是秦兵马俑第一次大规模发掘。

秦兵马俑身上的色彩与颜料

秦兵马俑身上的残存色彩

这份报告还统计了陶俑身上不同部位残存色彩的频次,可以说为后来我们所能看到彩色复制品打下了基础。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里的残存服色统计表

与谣传的兵马俑出土几分钟就失去颜色不同,秦兵马俑可能本身残存的色彩状况就不太好。主要原因是深埋地下几千年,遭遇过多次浸泡,以及建成之初可能就遭遇过破坏。

此外,兵马俑的彩绘是它最后一个步骤,采用明胶作底再在上面敷彩,明胶是用来增加色彩附着力。而且它会刷两三层颜色,不同部位上的层数略有不同。但是经过岁月迁移,明胶附着力往往已经没有了,导致很多色彩反而随着泥土一起剥离了。

随昵图剥落的色彩

我们所能看到的许多没有色彩的兵马俑,往往是因为出土的时候就没有颜色,并不是出土了彩色兵团,然后大家都突然就一键去色了。没那么邪乎!

正如熊猫想要一张彩色照片一样,兵马俑也很想要啊!

不同程度残存色彩的兵马俑

没有色彩的兵马俑

其实彩绘一开始发现的就很少,发现就开始保护了,但是这是一项技术活。于是在年开始,寻求德国专家合作,用残片做了很多试验,增加彩绘与陶俑之间的附着力。但是彩绘的就是很罕有,技术上的突破只能促进彩绘兵马俑的保护,并不能让本身没有颜色的兵马俑自己长出一开始的颜色来。

我们现在能在博物馆看到的一些彩绘陶俑头部,往往都是经过保护处理的,而且面部本身就是兵马俑色彩比较厚的地方。

面部残存色彩的兵马俑

“古道新知”展中的复制品与残存彩绘的兵马俑头部

之所以展出的是一尊彩色复制品,就是因为兵马俑至今没有出土过一尊完整色彩的陶俑,不可谓不是一种遗憾。但是兵马俑一开始的发掘就并非全部,或许在那片未开掘的地方藏着奇迹呢!

笔记本

秦兵马俑是有彩绘的,但并非等于现在挖掘的兵马俑依然保有彩绘;

秦兵马俑失去彩绘的原因有其在历史上遭遇过的天灾人祸,也有年代久远造成的色彩附着力下降;

秦兵马俑的色彩有十几种且非常明艳,足以反驳秦代上下一身黑的说法;

秦兵马俑的发掘一直伴随着保护,即便如此依然有大片不曾冒然发掘。

______记这些就好了

本文为春梅狐狸原创,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相关书籍等,请勿抄袭、洗稿。

转载授权及合作请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仅只有熊猫想要一张彩色照片,秦兵马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