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白龟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在白龟湖保护区日常监测时,发现3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这是我市首次在白龟湖记录到中华秋沙鸭。
1月31日,市白龟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张舸和河南城建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谢朝晖博士、卢光义博士在白龟湖保护区进行日常监测。在鹭栖湾广场附近的白龟湖湖面上,他们发现一雄二雌3只中华秋沙鸭和凤头潜鸭混在一起游弋,它们时而潜入水中,时而振翅飞翔,在湖面上自由自在地嬉戏。
据卢光义博士介绍,中华秋沙鸭的脑后带有长长的冠羽,很像古代官员官帽的顶戴花翎。它们的嘴与普通的鸭子相比显得更尖长,这与它们的捕鱼习性有关。
中华秋沙鸭在地球上至少繁衍生息了万年,目前全球种群数量为只左右,被列为世界濒危物种,也被称为“鸟类中的大熊猫”。在中国,它的珍贵与华南虎、滇金丝猴、大熊猫齐名,属于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中华秋沙鸭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中国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这是在我市白龟湖首次记录到中华秋沙鸭。
据谢朝晖博士介绍,中华秋沙鸭生性机警,稍有惊动就昂首缩颈不动,随即起飞或急速游至隐蔽处。觅食多在缓流深水处,主要以捕食河流中的鱼类和底栖动物为主。中华秋沙鸭作为环境指示物种,对生态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只有水质优良、无污染、食物丰富、人类活动少的河流地段才会被它们选为栖息地。因此,中华秋沙鸭是否在此落脚,常常被作为检验河流水质优良与否的标志。
“近年来,白龟湖湿地生态环境和水质改善明显,野生鸟类品种和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谢朝晖说。
(本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