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沙锥摄影:唐*
“今、今、今天要不是我,天、天、天就塌下来了!”
“这个鸟一到夜里,就仰面朝天躺在地上,两只脚向上蹬,还发出这样的叫声。”
这段略显滑稽的描述便是林沙锥这种神秘的鸟类在藏族老乡传说中的形象[1,2]。
林沙锥生活的典型生境摄影:任晓彤
与大多数生活在湿地环境的鸻鹬类不同,林沙锥繁殖于人迹罕至的高山草甸,加之其极佳的保护色和隐秘的生活习性,在野外很难观察发现,亲眼见过的人寥寥无几,更谈不上什么深入的了解,以至于“BirdsoftheWorld”这样的权威资料中在描述林沙锥时多次使用了“virtuallyunknown”“poorlyknown”这样无奈的表述[3]。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通常以什么为食,在哪里筑巢,每窝产几枚卵。仅能通过偶然发现的少数观鸟记录推测这应该是一种具有迁徙习性的候鸟。
另一方面,林沙锥的数量非常稀少,据估计全球种群数量仅为2,–9,只,并处于持续减少的趋势之中,所以和大熊猫一样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物种[4],在今年刚刚更新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中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而这样一种神秘又奇特的鸟类所面临的窘境,其实是横断山区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的一个缩影。栖息地的萎缩和气候变化产生的复杂影响使得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系统雪上加霜,开展针对性科研和保护行动迫在眉睫。
林沙锥分布图制图:任晓彤
注:分布范围数据来自BirdLifeInternational[4],eBird记录数据来自eBirdBasicDataset[5]
项目概况
研究内容:四川岷山林沙锥种群现状及栖息地选择的研究与保护
研究合作支持单位: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都观鸟会、昆士兰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深圳市质兰公益基金会、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
研究时间:年5月10日-年7月10日
研究地点: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联系人:*科
联系方式: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