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铭
我是张铭,一个以自然类题材为主的摄影师,我的工作内容从视频记录到照片创作,都围绕着表现植物、动物、景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开展。
巴郎山位于阿坝州卧龙特别行*区和小金县四姑娘山之间,最高海拔米,有众多超过米的山峰。
每年入冬后,巴郎山交通管制开始,巴郎山隧道口以上的公路被强制关闭,汽车无法通达,虽然被关闭的高海拔区域气候寒冷,氧气稀薄,冬季更是白雪皑皑,贫瘠的高山草甸也失去了夏日的绿意转为枯*,看似死寂但却有诸多生命在此绽放,比如高山雉类藏雪鸡、雪鹑、岩羊等动物。
清晨的巴郎山异常寒冷,藏雪鸡在这个时候显得非常放松,悠闲地在高山草甸上寻找食物,它们很清楚,这个时候的猛禽还不能给它们造成威胁。
藏雪鸡
太阳光跳过山脊,高原上强烈的阳光带来令摄影师惧怕的高光比,得益于富士独特的背照式CMOS的设计,拥有了更高的感光宽容度,特别是高光部分比暗部高达1-2档,这为摄影师的数码暗房提供了必要的空间与条件。
通过对RAW格式的调校,看似过曝的藏雪鸡白色羽毛和太阳直射的部分都找回细节,而几乎死黑的暗部也轻松找回细节。
藏雪鸡
藏雪鸡集群活动,当大部分成员埋头进食时,总有一两只成员在盯着天空或地面,预防天敌的偷袭,而当它们进食时,其他的成员又开始充当哨兵,这种策略有效的保护了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
随着太阳对大地的炙烤,空气温度开始升高,*嘴山鸦和和红嘴山鸦借助于上升热气流在山间滑翔,它们轻巧的翻动双翼,快速的在空中悬停或飞行,捕捉这样的对象,我开启来了相机的广域/跟踪自动对焦模式,加之重量仅为g的XF70-mmF4-5.6RLMOISWR的镜头,让摄影师手持拍摄毫无压力,能在空旷的天空中快速锁定移动的红嘴山鸦。
红嘴山鸦常在冬季集大群活动,最多的时候近千只,当鸦群在空中盘旋或移动时,场面蔚为壮观。
*嘴山鸦通常成对活动,即使集群也不会太多,它们比红嘴山鸦略小,亮*色偏短的喙部是和红嘴山鸦最明显的区别。
利用上升热气流滑翔的还有高山兀鹫,它们时而在山谷上盘旋,时而顺着沟谷来回巡视,冬季严苛的条件令很多草食动物倒毙,高山兀鹫长而疏毛的头颈可以轻松伸进腐尸体内啄食内脏,它们是自然界高效的分解者,是生态平衡重要的维持者。
X-T4机身右端的曝光补偿拨盘在这个时候显得非常顺手,右手快速增加曝光,可以避免高亮背景画面主体的曝光不足。
高山兀鹫翼展近三米,宽大的翅膀轻松驾驭高海拔多变的气流,敏锐的视力和嗅觉让它们可以轻松发现山谷中倒毙的动物。
大嘴乌鸦也是巴郎山重要的分解者之一,它们主要对付一些小型动物的尸体。大嘴乌鸦非常聪明,也经常能找到人类遗弃的食物。
领岩鹨和林岭雀是高山草甸上常见的两种小型鸟类,特别是林岭雀在冬季有集大群的习惯,鸟群有时多达千只,飞行时高声鸣叫,远观像一片快速移动的乌云。
领岩鹨体型和麻雀相似,冬季集小群在草甸活动,它们快速的在草丛中搜寻草籽。
林岭雀大小与领岩鹨相似,但更修长和善飞,它们喜欢在地面觅食,其他时间都会在灌丛上休息和梳理羽毛。
集群方式对林岭雀最好的保护,特别是大群鸟类往往让猛禽无从下手。
红隼是小型鸟类的天敌,它们靠快速的俯冲偷袭落单的个体,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物种,红隼在自然界中扮演了重要的维持生态平衡的角色。
巴郎山垂直落差达到近米,塑造了丰富的植被类型,海拔-的森林孕育了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其中有让世界都为之着迷的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
白马鸡是我国特有的雉类,它们常年生活在茂密的林中,只在清晨走出森林,在空旷的草地上采食草籽,当遇到危险,它们展开双翅向低处滑翔,有时可以飞过几百米的山谷。
巴郎山生长了数量众多的沙棘树,秋冬季节*色的果实挂满枝头,它们是红腹角雉等鸟类重要的冬季食物,清晨,红腹角雉会在暗光中跳上沙棘树采食,当太阳升起来,它们便回到树林中蛰伏。
雌雄的红腹角雉有绝佳的保护色,它们负担了主要的育雏任务,保护色对于后代的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对中华斑羚出现在滑坡带,这里陡峭的碎石地形对于它们如履平地,斑羚进化出高超的适应山地地形的身体结构用以保护自己。
斑羚非常惧怕人类,所以见到它们的时候几乎都是在几公里以外,XF70-mmF4-5.6RLMOISWR镜头的长焦端有非常不错的成像质量,依然可以清晰的记录到斑羚的身体特征和生境。而对于小型鸟类,在5米左右的距离使用长焦端,鸟羽的细节和质感都能得到清晰的还原。
白眉朱雀喜欢在灌丛中觅食,朱红的脸部和胸腹部,以及粗而延伸到脑后的白色眉纹是它们的重要鉴别特征。
高山雀鹛身形娇小,在林间快速移动,很难捕捉,这时建议将自动对焦方式调整为单点对焦,这样可以快速的锁定主体而不被周围的树枝干扰。
巴郎山下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大熊猫保护区之一,为中国的野生大熊猫保护贡献了重要的力量。而坐落于成都市北郊的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是中国*府实施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迁地保护工程的主要研究基地之一。在这里不仅生活着大熊猫、小熊猫,这里优美的环境也为各种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慵懒的的大熊猫
小熊猫喜欢在浓密的树丛中休息,FujifilmX-T4的单点对焦能力可以轻易穿过浓密的树枝干扰找到拍摄主体。
基地水禽湖成为众多野生水鸟的家园,这只骨顶鸡在啄食水面的昆虫,这时将自动对焦方式调整到广域/跟踪模式,能捕捉在水面快速移动的主体。
黑天鹅是基地引进的观赏物种,FujifilmX-T4高宽容度可以展示更多的黑色细节。
斑文鸟
一窝斑文鸟幼鸟刚巢还没有独立生活,它们在寒风中挤在一起,等候亲鸟归来。它们善于隐匿在灌丛中,而且停歇的树枝较高,为了得到平视的镜头,FujifilmX-T4的翻转屏设计这时派上了用场,我踮起脚尖并高举设备,正好越过遮挡的枝条和它们平视,而且也不会惊扰到它们,通过转动翻转屏的角度,我轻松完成构图并按下快门,即使此时焦距达到mm而曝光时间只有1/秒,但强大的机身五轴防抖和镜头的5.5级防抖加持下,画面依然保持了清晰锐利。
鹊鸲丨XF70-mmF4-5.6RLMOISWR+1.4x增倍镜
白头鹎丨XF70-mmF4-5.6RLMOISWR+2x增倍镜
此外XF70-mmF4-5.6RLMOISWR还可以通过1.4×和2×增倍镜来实现等效35mm格式下的mm-mm超长焦距,虽然通光量和画质都有所下降,但令人惊叹的是此时拍摄视频,画面依然没有非常剧烈的晃动感。
通过对X-T4与XF70-mmF4-5.6RLMOISWR这套设备的使用,个人感觉最佳亮点在于以下几点。
这套组合总共只有不到1g的总质量,手持拍摄照片和视频、单脚架可独立支撑拍摄以及携带进行长距离跋涉都毫无压力。
超强的机身五轴防抖配合镜头的5.5级防抖,以及轻巧的总质量,让手持拍摄视频成为可能。
自带的F-log让视频宽容度达到12级,为后期编辑、调色提供了巨大空间。机身可内录4K60p的帧率绝对是一个重要选择。
XF70-mmF4-5.6RLMOISWR最近对焦距离0.8米,可以对微观植物和其他生物进行微距记录。
快速静音马达能实现快速对焦,对抓拍动物瞬间行为提供了便利和可能。
-10℃恶劣气候下的工作稳定性为多场景拍摄提供了支持。
镜头详情请咨询鼎信鼎峰业务员
在混乱中寻找视觉秩序
在平凡中探索意外惊喜
X十周年主题活动
——街头霸王挑战赛
现已开启
百万元奖品池等你来拿
个获奖名额虚席以待
点击下图查看影赛详情
请您特别注意!
在选择“参赛”项目注册您的信息时,
请您在第三项“选择团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