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当地彝族妇女采集薪柴
项目选点在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这也是凉山山系最重要的挖黑-椅子垭口大熊猫保护核心区域,当地社区居民大量的薪柴需求是这里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面临的最主要威胁之一。这里的居民使用热效率利用极低的传统“三锅桩”进行日常烧饭和取暖,薪柴消耗量巨大。每年平均消耗薪柴20-25吨,有的甚至高达30多吨(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面积的森林消失一空),极大地威胁着周边大熊猫的生活环境。为减少薪柴采集对生态环境和森林植被的破坏,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合作启动节柴灶项目。节柴灶项目受益户
通过节柴灶项目,减少了当地彝族人民在使用传统三锅庄进行生活煮饭的薪柴采集量,缓解大熊猫栖息地遭受的人为干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栖息地破碎化的风险,直接贡献于当地的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工作,对凉山山系野生大熊猫种群的延续起到重要的作用。节柴灶的修建也助力凉山地区的扶贫工作,将社区村民从繁重的薪柴采集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大大改善了烟尘和卫生问题,有益于当地妇女和儿童的健康。项目进展视频
节柴灶项目的完成,仅代表成都马拉松公益之路上的一个站点已完成使命。但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东非蝗灾、澳洲大火、南极冰川融化,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种种情况让我们不得不沉思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野生动物、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为此,成都马拉松不会停下公益的脚步,今年#地球一小时#就让我们一起“为地球发声,与万物共生”。本周六3月27日晚8:30,我们一起关上灯,点亮希望!#地球一小时#是全球最大的环保公益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超过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其中。在中国,地球一小时被列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策与行动()》白皮书的公众参与项目。在每年地球一小时活动中,公众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熄灯动作,来表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多彩自然的心声。熄灯本身带来的节电量可能微不足道,但你我的心声在3月27日晚上8:30那一刻,与全球共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