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大熊猫”之
走进竹子王国
缘起
经过前期开展的“国宝大熊猫”师生共构主题活动,小一班的宝贝们对大熊猫吃的食物产生了浓烈的兴趣,纷纷猜测和讨论大熊猫喜欢吃的食物都有哪些?于是老师和宝贝们共同商议,利用周末时间,宝贝和爸爸妈妈通过实地观察或查找资料等方式,进行“熊猫食物大调查”,一起寻找答案。
PART1
熊猫食物大调查
彤彤:“大熊猫最喜欢吃竹子和竹叶。”
悦悦:“它要吃很多种竹子。”
昕昕:“还要吃苹果呢!”
歆歆:“熊猫宝宝喜欢喝牛奶。”
蕊蕊:“熊猫喜欢吃的食物有很多:竹子、竹叶和苹果。”
叶物恒:“我去万竹林看到了熊猫最爱吃的嫩竹子——竹笋儿。”
菲菲:“竹笋儿是什么样子呢?”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通过宝贝们和爸爸妈妈的共同调查,大家了解到成年熊猫喜欢吃苹果、竹子、竹叶和竹笋,熊猫宝宝喜欢喝牛奶。但是有宝贝很疑惑,竹子是怎么长高的?竹笋是什么样子的呢?稳稳:“幼儿园里就有很多竹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PART2
幼儿园里的竹子
幼儿园一楼围墙边就有一片片的小竹林,每次散步经过那里,宝贝们都会大声地说:“竹子!老师,我看到了竹子!”并且一部分孩子会开心地跑过去,摸一摸这根,摇一摇那根,还有的宝贝会蹲下来,观察寻找着什么……
叶物恒:“竹子是长成一节一节的。”
晨晨:“老师,为什么幼儿园里竹子这么小,跟外面的不一样呢?”
看到宝贝们对于大熊猫爱吃的竹子表现出如此大的兴趣,而幼儿园里面的探究无法满足宝贝们的需求,因此我们商量走出幼儿园,寻找更多的竹子。
PART3
走进“万竹林”
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鉴于目前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我们决定开展行走课程,带着宝贝们走进浣花溪公园的“万竹林”,一起继续探索关于竹子的秘密。
出发!
万竹林我们来喽!
春光无限好,大家的心情都美美哒!好像看见路边的小花小草都对我点头微笑。
“快来看,这地上的图案像不像竹叶!”
走进竹林,一根根粗壮的竹子尽收眼底,宝贝们看得目瞪口呆。
“你们快看!这里的竹子好高好高呀!跟幼儿园里的不一样。”
“哇哦,这根笋和大树一样粗,我都能抱住它。”
“快来看,这地上长出来一个竹笋儿,像个宝塔。”
宝贝们情不自禁地围着竹子仔细观察,数着自己发现了几根竹笋儿,叽叽喳喳的相互讨论着……大家的收获无比丰富。
万竹林,再见!谢谢你给了宝贝们一次特殊的春天里的约会。
“这么美丽的竹林,我回幼儿园一定要把它记在画纸上!”
PART4
画竹
画竹
通过在万竹林里与竹子的近距离接触,宝贝们进一步认识了竹子的外形特征及生长环境。回到幼儿园,宝贝们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观察与发现。
竹叶拓印
宝贝们轻轻地拿起竹叶宝宝,用蜡笔在竹叶上涂一涂,然后在纸上亲一亲,你瞧,是不是印好啦?我们再换一片竹叶,你瞧,又一片竹叶印好啦!
PART5
儿歌《竹笋儿》
《竹笋儿》
竹笋儿,末端尖,
春雨过后长身体。
长成一根长竹子,
绿色身体圆又直。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PART6
寻找“竹制品”
竹子可以做成各种物品,一起来寻找我们生活中的“竹制品”吧!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用图画记录“竹制品”
PART7
玩转竹筒
猜猜我在做什么?
竹筒熊竹筒蛋糕
竹筒毛毛虫竹筒小兔子
大熊猫的“竹筒甜甜圈”
—结语—
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我国儿童教育前辈陈鹤琴先生一再强调活的教育,活的题材,主张到田间去,到自然界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开展教育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宝贝们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认识了竹子的外形特征及生长环境,探索了竹子的各种秘密。他们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竹子的探究活动,知道了很多关于竹子的秘密,同时也体会了竹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竹篮、竹筐、竹筷和竹椅子等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竹筒、竹笛等竹制品为我们的生活也增添了许多的乐趣。接下来,宝贝们与熊猫、竹子之间还会发生哪些事情呢?敬请期待……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