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与孤独
是当代青年特色脸谱
在魔都这座城市更是如此
“喜欢独处,但又喜欢被牵挂”
“都是夜猫子”
有一种生物知道了这个秘密
轻易攻陷了我们的心房
~~~喵~~~
上海是爱猫养猫的大户,这里的人对猫咪这种软萌傲娇的生物毫无抵抗之力。在这座城市里,猫咪填补了人们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内心空白。今天就来说说当代魔都青年吸猫基地大改造。
在上海有一对爱猫成痴的夫妻,养了50只猫,堪称养猫大户。但如果要在31㎡的空间里塞下50只猫,昏暗狭窄的空间、到处纷飞的毛毛,那个场景实在有些美妙。
改造前
(喵~怪本喵咯?)
一对爱猫的夫妻却因猫而争吵,当理想撞上现实,看看设计师金鑫如何让他们的生活回归原本应有的模样?
(设计师金鑫:我心里苦,但我不说)
改造31㎡小空间的前提,在于功能区的明确。改造前房屋属于一室一厅,是一个狭长的户型,从进门处的厨房、卫生间到里面的卧室、客厅依次排列开来。
改造前后的户型图对比
改造后的房屋功能得以调整,生活舒适度做了很大的提升。人与猫的生活区域可分可合,机能多变。
改造后
这场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生活改造,先从玄关区域开始。为了防止猫咪走失,设计师特意设置了一道格栅移门,透光通风之余,也阻隔了猫与外面的动线。
干湿分离的卫生间,由原来的厨房改造而来。洗漱台的底下预留了洗衣机的位置,这样一来,空间功能更加完善。
厨房没有独立的空间,但围上两扇pvc折叠移门后,开合更加自由,也营造了一个健康卫生的就餐环境。
厨房操作台的一侧,搭了一张简约的木质餐桌,这种组合形式类似于一个吧台,为夫妻俩的生活更添情调。
客厅设计简单利落,但该有的配置一样也不少。多功能沙发在得到伸展以后,还可以变出一张床,要是家里来客人了,关键时候可以派上用场。
客厅与卧室的过渡空间,设计了一个入墙式书架,分居两侧,美观、实用又上档次。多元材质和形式丰富的隔断,明确了各分区的功能,也解放出了新的空间。
区域的合理划分,让这个“小”家充满了无限可能。
过道里的榻榻米茶室,坐拥玻璃外的白色碎石+绿植点缀,再加上一道素雅的纱帘隔断,形成了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
集采光、通风与景致之大成的一个空间,留给了女主人钟爱的50只猫咪。解决了之前阴冷潮湿,采光极差且充满臭味的猫窝。
院子里有树池和循环喝水系统
设计师从动物专家处了解到猫的习性是喜欢往高处攀爬,所有特意在庭院空间种了一棵树,这里成了猫主子们的日常活动场所,同时也有利于空气的净化。
亚克力盒子里的猫咪
亚克力材料和庭院地暖的运用,为猫咪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住宅。一个亚克力盒子里住一只猫,让猫和树池成为这个家最灵动的风景。猫房的顶部还新增了天窗和排风扇,减少了动物过多而带来的空气污染。
通过一系列的合理设计,人和猫都得到了各自的独立空间,营造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有态度的生活,大抵需要如此吧!
这对夫妻如此爱猫,或许它让在这座城市奋斗的他们知道,不管多晚回家,总有一只猫在等你回家,与其说是猫奴,不如说是他们在这忙碌生活里的一份牵挂。
*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问请联系处理上海国际设计周暨中国设计师嘉年华主办单位: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上海国际设计周承办单位: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中心、润京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时间:年12月地点:上海展览中心--合作媒体
好生活,好设计,请到上海国际设计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