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临港新片区的滴水湖
每年冬天
都会吸引大批候鸟前来栖息越冬
因而成为了著名的观鸟打卡地
近日
“鸟友”在此发现了一位罕见的“来客”
它是谁?
背后又有什么故事?一起来看
???
三种海番鸭在滴水湖同框(马晓辉摄)
“重量级嘉宾”出现元旦前后,一位“鸟友”在滴水湖发现了一只罕见的黑海番鸭雌鸟(黑海番鸭雌鸟上一次出现在上海是在年初)。
这件事迅速成为各大观鸟圈的热议话题,许多观鸟爱好者专程驱车赶来,只为一睹黑海番鸭雌鸟的“芳容”。
黑海番鸭(张华摄)
拍摄时,同时入镜的还有一群斑脸海番鸭,有人发现这群斑脸海番鸭中有一只似乎不太一样。
为了一探究竟,“鸟友”们纷纷查阅手头的参考书籍,在《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中》竟然找不到答案。
最终,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的助理研究员何鑫发现,这只看似并不起眼的野鸭是首次在中国被发现的丝绒海番鸭!
(宋建跃摄)
书写中国鸟类新纪录斑脸海番鸭曾经有三个亚种,后来经过一系列论证,分别独立成为新种:斑脸海番鸭stejnegeri、白翅海番鸭deglandi、丝绒海番鸭fusca。
本次在滴水湖发现的“新客”,便是独立种丝绒海番鸭,一般都在欧洲活动,从未出现在中国的鸟类记录里。你瞧,它悠闲自得地在滴水湖中荡漾,还不知自己就这样成为了中国鸟类新纪录。
谜底揭晓后,观鸟爱好者们纷纷查看硬盘中拍摄的照片,发现早在去年12月10日,珍稀的丝绒海番鸭就出现在了滴水湖。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丝绒海番鸭是易危(VU)级别的物种(和“国宝”大熊猫同等珍稀),种群数量处于不断下降的过程中。
12月10日首次在滴水湖拍摄到的丝绒海番鸭
(马晓辉摄)
迷迷糊糊入错群鸟类迁徙时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对于北半球而言,许多鸟类都会在春夏季回到纬度较高的环北极地带求偶繁殖。而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它们的繁殖区域常常也会有少许的交错和重叠。
待到日长变短,秋季来临之时,许多鸟儿会集成或大或小的群体一起南迁。这时,总有一些个体可能是“眼神不好”,跟错了同伴,被近似物种的种群一路“带跑了”。
因此,这只丝绒海番鸭是个“迷糊”的小家伙,竟跟着“隔壁邻居”——斑脸海番鸭一路来到了上海。
“不用担心它找不到回家的路。”何鑫表示,待到春暖花开之时,“小家伙”会跟着野鸭群再次踏上北返的旅程。兴许当它回到西伯利亚西侧(丝绒海番鸭的传统繁殖地附近)时,就会恍然大悟,然后回到自己真正的家族中去。
来源:新民晚报
新“朋”到访,你在看吗?
点左下角“阅读原文”更多精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