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作文主题:国宝大熊猫
看作文·读作文
国宝大熊猫
深圳市东昌小学三(7)班詹润添
大家知道吗?我们中国的熊猫是国宝,也是濒危动物,还深受人们的喜爱。
大熊猫的外型很特别,成年熊猫身长~厘米,体重80千克~千克,在我们的眼中,大熊猫算是胖嘟嘟的动物了。它们穿着黑白相间的“毛绒大衣",戴着一副大墨镜,加上那可爱的脑袋,真像个神气的小孩子。
大熊猫最喜欢吃竹子。竹子既脆又带甜。大熊猫吃竹子的时候会把竹子咬断,把竹子慢条斯理地往嘴里送。大熊猫不仅吃竹子,还吃竹笋和其它植物。
别看它们胖乎乎的,它们可是爬树高手呢!它们会抓住树枝,再抬起笨重的脚,踩住树干凹进去的树枝,快速地爬上去,选一个位置一屁股坐上去,仰望风景。
大熊猫喜欢睡懒觉。它们睡觉的姿势各种各样,有的四脚朝天睡,有的趴着睡,有的靠着树睡……
现在大熊猫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只有多只,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爱护它们,它们以后就会遍满全世界。
国宝大熊猫
深圳市东昌小学三(7)班李诗娴
大熊猫是我国国宝。它长得十分可爱,胖乎乎的,圆滚滚的,格外惹人喜爱。它的长相很特别,头部和身体大多是白色的,只有眼圈、耳朵、肩部和四肢是黑褐色的。那一对黑黑的眼圈,长在白白的脸上,就像戴黑眼镜,加上它那笨拙的动作和走起来东张西望的神情,真是可爱极了!
大熊猫为什么是国宝呢?因为据说大熊猫在地球生存了八百万年了,被称为“活化石”。它们现在只在中国四川、甘肃、陕西等地存活。
大熊猫很爱吃竹子。它左手拿起一根竹子,张开嘴巴,紧紧咬住竹子的一端,使劲一扯,竹子上的竹叶全被它一扫而光。
几年前,大陆决定送给台湾两只熊猫,它们叫团团和圆圆,我希望台湾能早点回归祖国。
你们喜欢可爱的大熊猫吗?我就喜欢。
可爱的国宝大熊猫
深圳市东昌小学三(7)班池嘉湲
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等地区。
大熊猫的样子很可爱。它全身上下穿着黑白相间的“毛绒外衣”,头上戴着一副“黑墨镜”。大熊猫圆滚滚的,四肢粗壮,尾巴又黑又圆,样子真是憨态可掬。
大能猫最喜欢吃竹子了。它慢腾腾地走到竹林里,找了一根又粗又壮的竹子就坐了下来,于是抓住竹子不紧不慢地吃了起来,它吃竹子的样子好像在说“真好吃!”。大熊猫吃完竹子了,它慢慢站起来,拍拍大肚子,走到小河边,喝起水来,“咕咚咕咚”,听那声音,我都能笑破肚皮。
因为现在大熊猫的生存地只分布在我们中国,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邀请我国的国宝大熊猫去做客。它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我喜欢可爱的大熊猫,让我们一起保护国宝吧!
习作教学
整合信息玩转作文
一、习作单元解读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寻找天地间的无穷奥秘,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情写清楚的,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的方法。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为习作做好了铺垫,美国彼得·西摩的《我们奇妙的世界》是从几个方面写出了天空和大地的奇妙;石友的《海底世界》是从几个方面介绍海底世界;萧红的《火烧云》则是抓住重点语句,描写火烧云的特点。通过这个单元课文学习,学生基本能够体会到从多个个方面才能把事物写清楚的方法,前面的第三单元习作《中华传统节日》学生已熟悉如何去搜集信息和第四单元习作练习,学生对按一定的顺序表达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单元习作《国宝大熊猫》侧重训练学生搜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也是对前面习作单元的习作技巧的综合能力的一次实践和考验。
二、教学目标
1.能查找、搜集、分类别整理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2.能整合材料、运用材料,从几个方面口头表达介绍大熊猫。
3.从《海底世界》课文中迁移写作技巧,抓住关键句,表达有情趣,写完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
三、教学准备
学生自主预习:自主预习P94习作要求,可利用表格、思维导图或标注序列的形式,在写话本上完成大熊猫信息搜集并分类整合。
四、教学过程
板块一:趣味导入
1.出示大熊猫照片,学生观察
2.出示习作主题:国宝大熊猫
师: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它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设计意图:大熊猫照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板块二:自主审题,抓重点
重点1:“介绍”
重点2:“查找资料”
注意点:
(1)表达有序:名称——类别——外形——食物——生活习性——保护价值。(整合信息)
(2)表达有物:突出大熊猫的特点,抓住数字,具体陈述。(恰当使用说明方法)
(3)表达有异:可以以第一人称介绍,也可以以第三人称介绍。
(4)表达有趣:语言风格可以清新、幽默,娓娓道来,充分表达对大熊猫的喜爱,唤起人们保护大熊猫的愿望。
易错点:
学生把查阅的资料直接“搬”到自己的文章当中,没有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人介绍清楚。介绍时,没有充分融入自己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审题能力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习作单元教学要训练学生自主审题能力,教师的点拨要精要。)
板块三:小组合作说一说,初步了解大熊猫
1.借助预习资料,学生在六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提出的问题或搜集到的信息。
2.小组成员代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馈,其他成员补充,学生形成对大熊猫更全面的了解。
(设计意图:会说是会写的重要前提,写作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小组说一说,相互学习,学生对大熊猫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资料分享:)
板块四:视频理一理,分类识熊猫
(设计意图:借助动漫视频,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树立心理搭建支架,让学生思维清晰。)
板块五:例文对比,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技巧
板块六:整合信息,玩转作文
1.学生连堂完成习作,教师当面点评。
2.学生读一读,自主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当堂练习,学以致用,把习得的方法及时消化,课堂留足时间学生进行书面表达。)
板块七:优秀作文讲评分享
学生优秀例文,自己读一读,分享自己的习作经验。
二〇二一年五月二十九日
文字校对:刘剑珈妈妈温轩悦妈妈胡容:深圳市东昌小学语文教师
往期文章·点击阅读
读书心得教学《肥皂泡》,重拾冰心印象
教学反思三下”身边有特点的人“习作
教育札记期中家长会纪实
好好学习三下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
教学反思三下”奇思妙想“习作
读书心得走近杜甫
教学反思三下”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习作
教学反思三下”中华传统节日“习作
好好学习修改病句
教学反思三下“看图画·放风筝”习作
教学反思三下"我的植物朋友”习作
教育札记“黑心金光菊"小练笔
世界这么大,
能遇见你,真好!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