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休宁县的夹源春雨生态农场里,有村民发现,鱼塘里出现了许多白色蠕动的不明物体。一打听才知道,这是难得一见的桃花水母。
休宁县的夹源春雨生态农场最先发现这些桃花水母的是村民钱和根。刚开始,他并不认识这种陌生的物体。“在半个月之前,我在喂食的时候,突然发现水里面有白色的东西,有脚的。他们看了之后就肯定是水母。”尽管如此肯定,他们还是请县水产局的专家来看个究竟。休宁县畜牧兽医事务中心水产专家林衍峰说:“我们马上就到实地来看了,一见到实物,马上就可以肯定,就是桃花水母。”林衍峰表示“目前世界上桃花水母有三种,一种分布在英国,一种分布在日本,然后就是中国。”
林衍峰告诉记者,由于其特有的性质,桃花水母能在一个地方出现,说明当地的生态环境不错。记者在现场看到,多只直径在两厘米左右、透明状的水母在鱼塘中游来游去,很是欢快。专家告诉记者,虽然发现桃花水母的鱼塘里的水看起来并不清澈,但这水里肯定没有农药等有害物质,这才适合桃花水母的生存。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学名:Craspedacusta):是笠水母科的一属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已记录11种。水母体直径1.5-2厘米,具有很多触手,缘膜很厚,其水螅型阶段仅有数毫米大小。钟形身体的边缘有数百根短触手。有世代交替。螅形体高约2公釐,无触手,借出芽方式产生水母体。桃花水母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生命周期由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阶段组成。栖于淡水,故英文名淡水水母(Freshwaterjellyfish)。有“水中大熊猫”之称。除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势桃花水母两种外,其余9种中国均产。是仅有的一种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生活在清洁的江河、湖泊之中,为世界级濒危物种。
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作为生物进化过程形成的一个物种,其地位丝毫不逊于大熊猫。桃花水母以自己独特的生命形成记录着地球生命的发展历程。其特有的基因对现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和了解物种的遗传、进化提供了条件。
来源:安徽经视、百度百科
编辑:吴雯雯实习编辑:张诗苑
责编:方永明、齐先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第一时间》小程序上线啦!点击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