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孩子如何爱上美术馆?》写了参观美术馆的一些方法和tips。通常,人们认为写实艺术比抽象艺术容易理解,西方绘画比中国绘画更好理解。《如何给孩子讲中国画》这个新的系列将按照动物、唐诗、故事、宫廷、季节、神话传说等主题解读那些有趣的中国画。摒弃专业术语和学术分析,从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出发,引导孩子找出画中的故事和线索;培养孩子的艺术感知、丰富孩子的艺术语言、感受中国画之美。今天是动物主题的第一篇《蜷缩成一团的猫》。
蜷缩成一团的猫
▲明,沈周《写生册页十五-猫》,台北故宫博物院藏54.5*34.8厘米
画面上的猫蜷缩成一团、模样浑圆、憨态可掬,身体下面只露出两个小小的爪子。蜷缩起来的胖胖的身体像一个大圆,里面还套着一个小圆,就是它的头部,像两个同心圆。
看看它的姿势,你觉得它为什么蜷缩成一团呢?猜猜看画的是哪个季节的猫呢?看看它的眼睛和神情,你觉得它在看什么呢?
1
趣说“乌圆”
▲明,沈周《写生册页十五-猫》,局部
古代的猫根据颜色样貌,有很多别称,*色的叫”狸奴“,黑灰色的叫”乌员“,也写成”乌圆“。沈周曾经写过诗回忆家里的猫“忆昔乌圆状虽小”意思是回忆以前的猫形状虽然小。画中的猫就是沈周诗里的“乌圆”。明代还有诗人写猫的诗句“碧眼乌圆食有鱼,仰看蝴蝶坐阶除。”意思是绿眼睛的猫吃过鱼,坐在台阶上仰头看蝴蝶。沈周这只乌圆蜷缩成一团,看来是只怕冷的猫。寒冷的冬天可没有蝴蝶,也许它正可怜巴巴地看着主人沈周呢。
2
无独有偶
“无独有偶”这个成语意思是说罕见的事情不止一个,还有和它配对的。这个蜷缩成一团的猫也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皇宫里也有一幅特别相似的猫,要不是旁边还有土耳其文,还真像是同一只猫呀。不知道是不是其中一位画家看过另一位画的猫而受到启发了呢?
3
大画家的写生作业
▲明,沈周《写生册页》,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是沈周年68岁时画的十六幅写生册页中的第十五幅。这组写生册页画的都是农庄里常见的花、鸽子、虾蟹、贝壳、驴、猫、鸭子,和鸡。最上面一行右边起四个绕来绕去的字是古代的篆书,从右到左写的是“观物之生”,就是现在说的写生,意思就是对着实物画画。沈周在册页上说: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全当吃饱了闲着无聊画着玩的。如果想讨要这些画,那我真算不上画画呢。看来,大画家不但画小的写生作业,还觉得很有趣呢。
4
沈周
沈周年出生在苏州。他爸爸、伯父和他爷爷的爸爸都是有名的画家。他从小跟着家里人学画画,一辈子写诗作画,非常自由。
你留意到画中沈周的签名了吗?画上的印章可真多,有历代收藏家的印章,还有皇帝的印章。沈周的印章”启南“悄悄躲在了画面的左下角。沈周不是姓沈名周吗,为什么印章是“启南”两个字呢?沈周姓沈名周,字启南。古人的“名字”由“名”和“字”组成。“名”是小时候长辈起的称呼,“字”是长大以后平辈和晚辈的称呼。古人写字都是从右往左写,印章也是哟。
沈周画里的”乌圆“不勾线、用湿笔蘸淡墨画的没骨画法加干笔蘸浓墨皴出斑纹。观察一下下面这只小*猫。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南宋,李迪,《狸奴小影图》,绢本设色23.5*24.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上这只小*猫就是“狸奴”,娇小灵动、楚楚可怜,浑身*色,胸前的白毛清晰可见。画家先用很细的墨笔勾线,再涂上颜色,画面细致属于工笔画法。这和粗犷只有黑白墨色的”乌圆“是不是很不同呢?小朋友,你觉得哪副画用的时间更长呢?爸爸妈妈们,你能认出沈周这幅乌圆画面上其他的印章吗?
目白台札记
艺术之美,读书之好
留言、在看、转发
瑄瑄转发也是最好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