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论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保护大熊猫总有一种办法比杀狗管用
TUhjnbcbe - 2021/8/6 0:47:00

在今年的“99公益日”期间(9月7日至9月9日),山水上线了项目。正如项目的宣传口号所讲的“管理调皮狗,保护大熊猫”,今天的帖子就来为大家详细解通过管理狗来保护大熊猫的故事。

“师弟,你不是爱狗么?可是你这一张照片足够让‘熊猫粉’把这群狗全杀了,缺的就是这样的照片呢!”年,寒冬的秦岭,小光师兄如是跟我说。

听到这里我不由地一惊,??这张照片是我带着小*在野外拍下的。

当时刚刚发生了羚牛伤人事件,搞得我们平日里上山都心惊肉跳的。有一次赶上急事,要走9公里的山路,因为等不到向导,又忌惮羚牛的袭击,所以我唤上了小*陪我。

半路上小*被河滩上的一头斑羚尸体吸引前去啃咬,我就顺手拍下了这样一张照片,仔细看确实很像小*在捕猎野生动物的场景。

管看起来特别像一个狩猎现场,但是小*只是在啃食早已冰冷的尸体。

然而小*并不能抓住斑羚,村民口中它是一只顶多捡点腐肉吃的“怂狗”。

小*是保护站下面村民家的,说是村子,其实常住的人口也就十二三个,但是却有16条狗。村民平日里也不怎么管这些狗,有口剩饭就喂点,没有剩饭就干饿着,这些狗倒也能够自力更生,在山间自由自在地跑来跑去找吃的。

山村里随意散养的狗

关于保护区里这些狗的去留和生死,有很多争议。做野生动物保护的人和做(家养)小动物保护的人曾经一度水火不容,网络上“熊猫粉”和“狗粉”互相骂仗,剑拔弩张。人们以愚昧或者残忍为理由互相指责。同样是做保护生命的好事,竟然敌对到如此地步。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狗,但也喜欢野生动物的人,自然不愿看到这种状态。虽然喜欢养狗,但是客观地说,山里的狗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偷猎帮凶

尽管不愿看见,但不可否认地是山里的好多狗确实是偷猎活动的帮凶。

我们在科研任务之余,与村民闲聊的时候偶然也会谈到各家养的狗。有的狗,比如花狗,被评价为“撵‘鹿子’凶滴很!”有的狗,比如小*,会被评价为“啥都搞不成,木(有)意义”。

在那样一个地方,上山安猎套是毫无疑问的偷猎活动,但是自家的狗“无意”逮住了山上的“鹿子”,这就很难被定性为偷猎。

对于下到村子田地里的野猪和“鹿子”,狗子们有十足的兴趣成群结队地去扑咬。所以,村民还是很乐于见到自家的狗有意或无意地能带点山上的“野物”下来。

一只因为进鸡窝偷鸡而被狗咬死的小豹猫

在其它的一些地方,某些优良的猎犬被刻意饲养,懂行的人能看出这些狗并不单纯是养来“看门”的。

像这样的家犬,并不只是饲养来看家的。

另外,在某些特定的村庄,还会出现“狗比人多”的情况,时常会有外来人员被群狗攻击,他们可能仅仅是误入了别人家的菜园,而且更可怕的是只要一条狗开咬,其它狗便一窝蜂地围上去乱咬。

瘟疫恶魔

如果说咬人和咬动物还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解决的话,那么传播瘟疫则是一个无形的危险。

年暑假,我在一个奶牛场实习,把我家一条叫虎子的德牧也带去作伴,结果被防疫部门批评,当时我认真搜集了一波资料之后才意识到家犬与其它动物之间可以互相传播疾病。

年,我在中科院读书,后来前往保护区开展大熊猫研究,时常会与别人争论村民家的狗会不会与大熊猫之间互相传播疾病。当时作为铁杆“狗粉”的我偏执地认为太多人仅仅是为了消灭这些狗才过度夸大狗对野生动物防疫的威胁,直到年年底,一场突发瘟疫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从年底到年春天,陕西楼观台的圈养熊猫爆发犬瘟疫情,多只熊猫感染、发病并迅速死亡。

当时网络媒体上报道的相关新闻

虽然当时的国家林业局组织了业界知名的专家学者和雄厚的医疗救助力量,但是犬瘟依旧夺去了这个世界第三大繁育中心20%以上的大熊猫生命,剩下的大熊猫被紧急疏散到周边山区“避难”。

此次事件之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对大熊猫犬瘟疫情开展了专项研究。

其中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结果最令人震惊:死亡大熊猫感染的犬瘟*株与附近地区病死家犬身上分离出的犬瘟*株亲缘关系高度近似,家犬与大熊猫之间互传犬瘟的风险确定而且很高!

年底专家们在全力抢救陕西楼观台患病大熊猫,此次疫情夺去了这个第三大大熊猫繁育种群超过20%的大熊猫个体。

毫无疑问,这个结果是我最不想看到的,这无疑给熊猫保护区的家犬判了一纸死刑。

当时我是非常沮丧的,因为就我的知识储备和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为了保障熊猫的防疫安全,清理掉这些家犬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幸好后来这种当时的主流观点被证明是错误的,详见下文)。

如果研究成果属实的话,这些狗够死一万遍的了。拿大熊猫国家公园来说,我们预估的社区家犬数量在3万到5万只左右,不管从濒危程度还是从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保护大熊猫总有一种办法比杀狗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