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论坛

首页 » 常识 » 种类 » 史上最大矿难由日本人制造,死亡超
TUhjnbcbe - 2021/8/10 0:10:00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拥有丰富矿藏的辽宁本溪地区被侵占。为了掠夺更多的资源,日本侵略者垄断了当地的煤矿、钢铁等资源。

本溪湖煤矿名矿工竟死于人为!

万人坑,也称为肉丘坟,是大众对大规模非正常死亡最直观的感受了。而它底下堆满的森森白骨,正是乱葬、丛葬的证明。

在辽宁本溪,就有一座鲜为人知的肉丘坟,这里埋葬了多名死难的矿工。

九一八后,为了加紧掠夺中国的矿产资源,日本人在中国各大矿山实行的都是“人肉开采”的血腥*策。所谓人肉开采,指的是矿方根本不考虑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只求出煤率的暴力开采方式。而他们则通过诱骗、抓捕等各种手段,掳掠了大批劳动力,逼迫中国劳工进行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这种非人的生活待遇和沉重的劳役,使大批中国劳工累死、病死、被打死,这个实际数字有多少是难以统计的。

这背后,隐藏着的正是历上死亡人数最多、最惨烈的一次矿难。但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美化丑行,竟把自己亲手害死的无数人命,称为“殉职产业斗士”。

“本溪湖煤矿爆炸之所以成为世界史上最大的一次事故,瓦斯爆炸是一个原因,但根本原因是爆炸后,日本人为保护井下设备和矿产资源,停止向井下送风,才造成那么多人死亡。”时隔多年,当年参与事故调查的惟一一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8岁高龄的张洪昆老人披露了当年矿难的真相。

图源《日本侵华图志》

01

矿难发生见中国伤者不闻不问

当年矿难发生后,作为本溪煤矿保安科的工作人员,张洪昆第一时间进入了爆炸现场,全面参与了事故调查。

据老人回忆,事发当天是周日,矿上管事的日本人多在家休息,多名矿工天还没亮就下井,开始了1小时的劳动。

上午11时30分左右,地面变电所出现故障,全矿受此影响停电,14时恢复供电后,首先给各井口扇风机送电,十分钟后开始向井下开采区送电。

就在这时,井口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茨沟、仕人沟等五个斜井口冒出滚滚浓烟,当时正在井上的张洪昆由于会说日语,第一时间进入了爆炸现场。

“在矿口修理轨道的工人被冲击波抛到了多米外,沿井下走去,全是尸体。”张洪昆老人的声音有些颤抖,“由于有个日本坑长还在井下,我就跟着他们下去寻找,一路上到处都有中国劳工在呻吟,可他们却不闻不问!如果抢救,那些中国劳工就不会死!”

法国库里耶尔矿难抢救插图,图源维基百科

0停止送风人命丧井下

搜救队伍在井下发现了仍有一丝气息的日本坑长,随后,日本人为避免发生火灾,保住矿产资源,在瓦斯爆炸后,采取了停止送风的措施,井内充满了有*气体,断绝了矿工们逃生的出路。当日18时左右,张洪昆老人再次来到井下,此时井下已没有浓烟,“在一个坑车场子旁边,00多具尸体堆积在一起,不少人嘴上还绑着毛巾,他们是在逃生途中,因为停风呼吸不到空气,一氧化碳中*而死。”

前苏联学者雅·希菲茨在其编著的《煤矿安全技术》一书中这样写道:年在中国东北本溪煤矿发生的瓦斯煤尘爆炸中,大多数矿工死于一氧化碳中*。

事后,矿上清理出具尸体,本溪湖煤矿爆炸成为世界煤矿史上的最大一次事故。

03历史记录日本人隐瞒真相

据张洪昆老人介绍,事发后一个月左右,日本方面得出了调查结论,称是一次瓦斯爆炸事故,而停止送风造成矿工死亡,日本方面却只字未提。

在溪湖区仕人沟万人坑前,日本人所立的墓碑上写道:一千三百二十七名产业战士壮烈殉职。而在随后的调查中,多方证实,确切的死亡人数为人,其中中国人人,这一数字记录在本溪地方史志上。

张洪昆老人认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瓦斯爆炸,但造成多名中国矿工死亡的根本原因,是停止送风后矿工一氧化碳中*,这一震惊世界的矿难最终仅以公司炭业部长被罚年薪的1/10而了事。

图源《日本侵华图志》

愿,矿难不再!

愿,中华崛起!

本钢的前身--------本溪湖煤铁公司

本溪湖煤铁公司创建于年1月,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东北后,所建立的第一个大型的工矿企业,比“满铁”的创立还要早一年。本溪湖优质煤铁,在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经济侵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直到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帝国主义把持控制本溪湖煤铁公司共四十年。

本溪湖地下蕴藏有丰富的优质煤层、铁矿石和其他各种矿物质。本溪湖煤铁公司正是基于其优质煤炭和富铁矿石建立而来。本溪煤田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距今约千余年。辽金统治以前,劳动人民便发现了本溪的煤田,并进行了开采。从嘉庆至道光初年,以本溪为中心,开始采掘附近庙儿沟、牛心台、火连寨和八盘岭的铁矿石来炼铁,本溪就逐渐成为辽南铁器制造的主要供应地。

由于铁器制造业的发展,煤矿也随之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不久,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加大了对中国的侵略,大量的洋铁源源不断从国外进入中国,本溪的冶铁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于是本溪的采煤业开始日渐衰落。

据“本溪煤矿沿革”载:“日俄战争时,本溪湖曾划入战线之内,日人筑安奉线*用铁道,并将本溪湖煤矿占据开采”。年,曾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任日本陆**需供应商的大仓喜八朗,冒着日俄战争的硝烟,派人沿安奉铁路进行资源调查,发现本溪湖煤矿和庙儿沟铁矿(今本钢南芬露天矿)很有工业开采价值。

日俄战争结束后,年10月,大仓财阀又派人到本溪湖进一步勘察煤铁资源,并绘制了矿区简图。11月,大仓财阀向驻辽阳的日本殖民侵略机构——关东总督府提出开采本溪湖煤田的申请。1月18日,日本关东总督府以采煤供应*用为条件,批准了大仓财阀在本溪建矿采煤的申请。至此,大仓财阀正式侵占了本溪湖煤田,将煤田命名为“本溪湖大仓煤矿”。在日本**当局的支持下,大仓财阀从日本订购机械设备,兴建矿山。年1月,大仓煤矿举行开井仪式,时有中国工人人,日本工人30余人,当年采煤吨。从建矿起,至年中日正式合办止,大仓财阀非法侵占本溪湖煤矿达15年之久,共开出3口斜井。由于采用机械通风、排水和供电照明,煤矿的原煤产量逐年上升,至年,年产量达5.8万吨。5年掠夺开采煤炭累计达1.13万吨。

日本资本家在中国领土上开矿办厂不向中国*府申请,而由殖民当局批准,强行开采,粗暴践踏了中国主权,引起本溪人民的极大愤慨。在舆论压力下,清*府强迫指令奉天省*府向日本进行外交交涉。年9月,周朝霖奉命来溪,奉天将*赵尔巽令辽阳交涉局照会日辽东领事,禁止日人开采本溪煤矿。年(光绪三十四年)5月,大仓喜八朗去奉天觐见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和奉天巡抚唐绍仪,协议办理此事。后来,奉天矿*局孙海寰调查汇报中建议与大仓合办,得到允许,但日商不答应。过了一段时间,又多次派员协商均无效。直到宣统元年(年)

“矿师邝荣光奉命到本溪湖勘察煤矿储藏量时再经磋商,清日合办初见眉目”。同年,奉天总督锡良再派矿师邝荣光评估本溪湖煤矿,其财产共值银45万余两,这与大仓原来的开价相差悬殊。再三磋商后,作价万元,中国以作价35万元,实出银65万元,才相与合办。

年5月,中日双方在《中日合办本溪湖煤矿合同》上正式签字。合同订立15款,期限定为三十年,中、日双方*府批准立案,名为“本溪湖中日商办煤矿有限公司”。6月,清*府批准了该合同,派巢凤岗为公司首任中方总办,大仓财阀派岛岗亮太郎为首任日方总办。年1月1日,正式举行合办仪式,开始营业。至此,中国方面前后用了5年时间,才从名义上争回了本溪湖煤矿的一半矿权。当时由中国同盟会主办的《民呼日报》曾载文疾呼:“今者与日合办,则(主权)已失其半矣,然此强权之下,奈何奈何”

大仓财阀以中日合办的名义取得本溪湖煤矿的开采权后,又将掠夺的目标指向庙儿沟铁矿。对此,盛京将*请示清庭,清庭初议不允,但是煤田却开始了大规模的开采。年8月,本溪湖中日商办煤矿有限公司开始采办庙儿沟铁矿。10月清*府被迫委派奉天交涉司许鼎霖与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小池张造、大仓喜八郎签订了《中日合办本溪湖煤矿有限公司合同附加条款》。增订附加合同十款,并改组为商办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由中日两股东各增资本万元,兼营采铁冶铁事业。

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此时,本溪的经济命脉仍掌控在日本财阀手中。为进一步掠夺本溪矿产资源,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于年着手建设炼铁厂,年,本溪制铁厂一号炼铁炉落成(系英国制造),建筑费用达38.5万元。同年月,本溪湖中日合办煤铁有限公司召开第三次股东会议,决定再增资本万元。转年初,一号炼铁炉正式投产。接着又建设二号高炉,年投产。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铁价暴涨,公司以制造特种铁为名,又在本溪湖厂区南太子河畔,先后建造座日产生铁0吨的小高炉。同时,建造热风炉和发电厂等钢铁生产配套工程。在攫取庙儿沟铁矿开采权后,大仓财阀仍不甘心,又向中国*府提出垄断东北炼铁业和独霸采矿权的无理要求,并于年趁日本帝国主义逼迫袁世凯签订卖国的《二十一条》之机,利用煤铁公司中方总办赵臣翼加紧活动,于当年7月得到中国北洋*阀*府的“特殊批准”,获得本溪境内梨树沟、卧龙村、歪头山、岱金峪、马鹿沟、青山背、骆驼背子、王子岗、八盘岭、太子河沿及通远堡等1处铁矿的开采权。年1月,又获取田师傅(现为田师付)煤矿的开采权。至此,日本大仓财阀完全控制了本溪地区的矿产资源。

在合办时期,公司内的最高职务是总办。按照合办合同规定,总办一职由两人担任,中日双方各派一人。总办的职权是管理公司的一切事务,并有监视、提升和罢免职员和工人的权力。在总办之下设理事一职。理事也有两名,中日各出一名。其任务是协助总办工作,为总办出谋献策,并“受总办之命令执行公司事务”。理事一职设于年月18日公司第五次股东会议,19年1月公司第十次股东会议上,经中日股东议决,又将理事一职撤消。公司共设三部十一科。营业部,负责公司经营业务,下设贩卖科、会计科和庶务科。制铁部,负责公司有关炼铁方面业务,下设熔矿科、原料科和采矿科。采炭部,负责公司有关采煤方面业务,下设坑务科和制材科。除上述八科外,还有机械、修筑和秘书三科直接由总办领导。在科之下还设有若干系,系设主任,负责领导该系工作。此外,在庶务医院和物品配给所。在公司合办的后期,公司的组织结构做了一次精简,将原来的三部十一科,改为一处四科,即工务科、制铁科、采矿科、总务科和秘书处。改组后的公司机构一直延续到伪满前期。公司的劳动制度分为两种:一是公司直接雇佣,人事关系隶属于公司,由公司直接管理的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职员和工人中的在籍工人(多是技术工人)属于这类。二是封建把头制,即公司与一些把头订合同,由把头招募和管理工人,此类工人多是基本劳动力,包括采煤夫、掘进夫和采矿夫等人。

“九一八”事变后,本溪地区的形势急转直下,社会秩序混乱,公司内接连发生一系列日本人殴打和迫害中国劳工的事件。平时对日本侵略行为不满和与日本人有过争执的中国职工,此时都成了日本人趁机报复的对象。日本人持棍行凶,*打这些中国职工。如制铁科杨科长,医院陈文茹医师和三坑技术员周广安等人都是在下班回家的途中被日本人围住打成重伤的。同时,有的日本人还强行给中国职工加上“抗日”罪名,并挑唆日本*警进公司抓人。公司雇员金克俊、准雇员赵蕃、张某和陈文茹医师等许多中国职工都被冠以“抗日”罪名而被捕,遭到严刑拷打。在这种形势下,一些职工怕遭受迫害,纷纷逃离本溪。10月0日,日本关东*司令部派来一名参谋,会同本溪湖日本守备队长,到公司召集没走的中国职工开会。向他们宣布:因时局关系,限中国职工在三天内撤出公司,公司的一切大权全部为日本人所掌握。公司中国方面的万元的股金也全部被日本关东*占有。

年,大仓喜七朗将中日合办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更名为本溪煤铁有限公司。从此,公司为日人所独办,资金增加1多万元,日本帝国主义更加肆无忌惮地掠夺本溪煤铁物资。年,日本侵略者施行产业开发五年计划,确定宫原地区为第二期建设厂址。修建炼铁、炼钢、炼焦、化工等工厂,并建筑溪湖彩屯竖井煤矿,开凿本溪煤矿中央大斜井。转年,又开凿田师付矿一、二、三、四、六、七坑。牛心台等地煤矿也开始经营。同年5月9日,本溪煤铁有限公司并入满州重工业株式会社,大仓喜七朗任社长,该社投资达1万元。0年,本溪煤矿中央大斜井皮带运煤机开转。9月,本溪煤铁有限公司改为本溪湖煤铁股份有限公司,并增资金1万元。

4年4月日,日本为增强侵略战争实力,将公司与鞍山制钢及东边道开发株式会社合并,改称“满州煤铁株式会社本溪湖支社”。这期间,日本帝国主义把在本溪掠夺的大量的煤铁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往日本国内。仅年到4年14年里,日本帝国主义就从本溪掠走原煤多万吨。日本在本溪湖开采煤矿的数量中,除一部分供给本溪、鞍山炼铁炼钢外,百分之七、八十都被运送到日本国内,供八幡制铁所、海*工厂、大阪炮兵厂使用,用不了的就扔到海里储藏。现在日本制铁所所用的煤,还有部分仍是当年从中国掠夺去的。

▼商务合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史上最大矿难由日本人制造,死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