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世界自然遗产?
自然遗产包括以下内容: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濒危动植物生存区。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有哪些?
截至年7月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56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8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武陵源景色奇丽壮观,位于中国湖南省境内,景区内最独特的景观是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都余米高。在峰峦之间,沟壑、峡谷纵横,溪流、池塘和瀑布随处可见,景区内还有40多个石洞和两座天然形成的巨大石桥。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该地区还因庇护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引人注目。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连绵超过70公顷,曲折狭长的九寨沟山谷海拔多米,因而形成了一系列多种森林生态系统。壮丽的景色因一系列狭长的圆锥状喀斯特地貌和壮观的瀑布而更加充满生趣。山谷中现存约种鸟类,还有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包括大熊猫和四川扭角羚。
*龙风景名胜区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由众多雪峰和中国最东边的冰川组成的山谷。除了高山景观,人们还可以在这里发现各种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壮观的石灰岩构造、瀑布和温泉。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
澄江化石遗址
澄江化石地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境内,距今5.3亿年。澄江化石地共涵盖16个门类、余个物种,这在世界同类化石地中极为罕见,完整展示了寒武纪早期海洋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成为迄今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例证,是著名古生物化石“模式标本”产地,被学术界誉为“世界古生物圣地”。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山脉地区,境内包含8处地理集群保护地。亚洲三条主要大河的上游:长江上游(金沙江),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及怒江(萨尔温江上游)在这一境内由北至南,穿越米深陡峭的峡谷和高达米的高山,并行奔流数百公里而不相交。它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是中国稀有的“活化石”动物栖息地,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涵盖成都、阿坝、雅安、甘孜4个市州12个县。
中国丹霞
中国丹霞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丹霞是一个世界自然遗产“系列提名”,是由中国境内由陆相红色砂砾岩在内生力量(包括隆起)和外来力量(包括风化和侵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的总称。包括宁夏西吉火石寨、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鹰潭龙虎山、贵州赤水、浙江江郎山等中国西南、西北地区几个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区。
中国南方喀斯特
云南石林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第一期: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县、重庆武隆,7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第二期:重庆金佛山、贵州施秉、广西桂林、环江,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喀斯特是发育在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的碳酸盐岩上的地貌。中国喀斯特有面积大、地貌多样、典型、生物生态丰富等特点,“中国南方喀斯特”集中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区域。
三清山国家公园
三清山国家公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道教名山,有着余年的道教历史,三清宫古建筑群被评价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中国江西三清山国家公园的遗产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的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
湖北神农架
湖北神农架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因华夏始祖神农氏尝百草救民之传说而得名,保存有全球北纬30度带最为完好的北亚热带森林植被,被誉为北半球同纬度上的“绿色奇迹”。
青海可可西里
青海可可西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青海可可西里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高原。这片广阔的高山和草原系统位于海拔米以上,是21世纪初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保护区主要是保护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动物、植物及其栖息环境。
*天山
*天山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天山属全球七大山系之一,是世界温带干旱地区最大的山脉链,也是全球最大的东西走向的独立山脉。*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由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博格达、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巴音布鲁克和阿克苏地区的托木尔、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喀拉峻—库尔德宁等四个区域组成。
梵净山
梵净山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印江、松桃3县交界处,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黔金丝猴、珙桐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达到90%。
中国*(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
中国*(渤)海候鸟栖息地涉及*(渤)海多个候鸟栖息地。年7月5日,第一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范围包括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区域、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境、江苏盐城条子泥市级湿地公园、江苏东台市条子泥湿地保护区和江苏东台市高泥淤泥质海滩湿地保护区。
除以上14项世界自然遗产之外,我国还有4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泰山、*山、峨眉山乐山大佛和武夷山。
其他文章关于清理无证浮筏及其养殖物的公告世界遗产大会边会:聚焦滨海候鸟栖息地保护与发展关于海域海岛常用法律法规汇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