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杨锡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时,晚上睡觉最讨厌的是楼上传来的咔咔、吱吱啃咬东西的声音。
当声音实在太大忍受不了时,我们就会敲打墙壁弄点动静,它们在受到惊吓后会安静一会儿,不过没多久又会发出同样的声音。
这些让人恼火的罪魁祸首是一些住宅型鼠类,如褐家鼠和小家鼠。
它们属于啮齿类动物,因为损坏家具、破坏粮食、传播疾病等,人们使用了各种方法来捕杀它们,但是收效甚微,让我们不得不感慨它们强大的生存能力。
野生小老鼠,是不是也很萌|图片来源:作者拍摄不仅如此,年年初,一项研究报道称,人类活动日益增加,气候变化日益加剧,很多大型哺乳动物都濒临灭绝,但啮齿动物等中小型哺乳动物反而成为重大环境变化中的最大受益者,并且预测未来50年内,啮齿动物的多样性还会持续增加。
大型哺乳动物为何面临濒危甚至灭绝?
在回答为何啮齿动物能成为环境变化的最大受益者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主要有哪些?它们为何生存不下去了?
或许我们会对小型哺乳动物的扩张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
自年以来,陆生脊椎动物中有种已经灭绝,剩下的物种数量平均也缩减了25%。
当前濒危的哺乳动物主要有马来亚虎、印度支那虎、索拉羚羊、孟家拉虎、打巴奴里猩猩、大熊猫、金丝猴、华南虎、藏羚羊、麋鹿等等。
从这些濒危动物来看,它们存在几大共同特性:个体大、繁殖力低、生长发育缓慢、适应能力低等。
《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通过比较所有已知的自更新世(5万年)以来灭绝的哺乳动物的体重数据,发现体型越大的动物越容易受自然选择的影响,也更易受到伤害。
啮齿动物因体型小而没有受到威胁|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当今,大中型哺乳动物种群数量下降受到了人们的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