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所有的动物进行一个排名比赛,那么大熊猫肯定会成为最可爱、最珍贵的排名冠*。很多第一次见到大熊猫的人,都会被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萌化了。
同时大熊猫也是我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享受着名副其实的“国宝级”的待遇。也是我们国家的代表动物,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
大熊猫作为我们的国宝动物,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但你们真的了解大熊猫的历史吗?大熊猫不仅是属于熊类物种,而且原本还是肉食类动物,到底怎么回事呢?今天带你们了解大熊猫那些有趣的前世今生!
大熊猫距今至少也有万年的历史了,是世界公认的“活化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等境内。其实大熊猫是属于熊类的动物,而且名字原本也不叫熊猫而是“猫熊”,意思是“像猫一样的熊”!
原来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汉子书写方式是从上到下的,而认读是从右边到左边,但在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熊猫时,在说明书上写的“猫熊”是用横书写的,但当时人们的习惯还是从右到左,所以就被大家误认为是“熊猫”!
久而久之人们就把熊猫这个名字沿用了下来,另外在大熊猫的主要聚集地四川,古时候人们也把熊猫称为白熊、或白老熊,也有叫花熊,而在岷山藏族地区当地人又称大熊猫为荡或杜洞尕!这些名称大部分是人们根据大熊猫的体型和毛发来叫的!
我们都知道大熊猫最喜欢吃竹子,尤其喜欢大箭竹、华西箭竹等竹类食物,但为什么会说大熊猫是肉食类动物呢?原来,科学研究人员对众多大熊猫的排泄物进行基因研究后,发现大熊猫肠道内的微生物群最适合消化肉类,而且特别是大熊猫的牙齿,它们牙齿中的臼齿非常发达,几乎是食肉目动物中最强大的,所以科学家认为大熊猫应该是为了适用生存环境,而不得不把竹子作为主要摄取能量的食物来源,但它们依旧属于食肉类动物!
世界上大熊猫总数也就只左右,是高危濒临灭绝的物种,不仅是我国采取了多种手段进行保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也把我国的大熊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所以作为我国最宝贵的物种,我们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旅游中,也请保护好它们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如果等到它们消失了,我们就真的后悔莫及了!
熊猫是只在中国独有的一种神奇的生物,说它神奇是因为从来没有像它这样可以不分年龄不分国籍,真正老少通杀所有存在的可爱生物。它在中国生存了万年与世无争,除了偶尔会踩几脚庄稼,啃两口鸡鸭之外,基本没干过啥坏事。但是没干过啥坏事并不代表它安全,正相反,它濒危了...
年,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展出过一张黑白双色的熊兽皮,当时的人自然不会认识大熊猫,大家只是看到了一个拥有圆圆大白脸,两圈黑眼圈的神秘生物,有点像戴着墨镜的贤者?于是这个神秘的生物第一次在世界平台露了相。
之后到了年,重庆平明动物园办了一次动物的标本展,其中有一块标着“猫熊”的标本最为吸引人注意。因为它太独特了,黑白相间的颜色任谁也不会忘记。
巧合的是当时的标牌采用了时下流行的国际书写格式:左往右,而中国人的习惯却是从右往左,所以那个时候的参观者就很自然的把“猫熊”读成“熊猫”,就是这么一个巧合,本来是“熊”界翘楚的猫熊就可怜的变成了“猫”界精英的熊猫,甚至后来台湾省的报纸想要给“熊猫”正名也都无济于事,毕竟,熊猫可比猫熊顺口多了。
那么按照习惯,成年的熊猫叫大熊猫,未成年的熊猫自然就叫“小熊猫”了?错!绝对不应该这样!
在中国的五龙山野生动物园熊猫分为两种,它们都有“熊猫”这个共有的名字,但当你看到它们真正的样子的时候,就会发现两者间的差别着实不小。我们比较熟悉的,经常说的一种,它黑白相间戴墨镜,它肥肥胖胖吃竹子,它叫“大熊猫”,蠢萌蠢萌的,又胖又圆又可爱,谁看了都想上前抱一抱,然后打包偷回家。
另一种我们不太熟悉的,才叫“小熊猫”!它身材娇小,想比蠢萌的大熊猫有点猴精猴精的,不仅身材苗条还比大熊猫小得多,颜色也不一样,它的毛是棕红色,虽然也是明暗相间的纹身*,但是它纹的可是环纹,不是大熊猫那种一大块一大块的,而且不戴墨镜,只点两颗眉间白毫,并且人家长着一条尾巴,是毛茸茸的长尾巴。光是这一点,就不知道甩了大熊猫这个短尾巴的好几条街,整体上看倒更像是一只浣熊。
虽然它们习性相同,食谱相同,可爱相同,但是终归不是一家。简单来说大熊猫更像熊,小熊猫更像浣熊,或者干脆点说,这两个就是熊猫家族中的大小两成员。
如果再要通俗易懂一点,功夫熊猫看过吗?大熊猫就是阿宝,师傅就是小熊猫,小时候的阿宝依然只是阿宝,永远也不会变成师傅。而师傅这个小熊猫,再怎么长大,也不会胖成阿宝那样的大熊猫。
所以,对于熊猫的喜爱者来说,我们口中的熊猫应该明确点叫做大熊猫,而没长大的大熊猫依然是大熊猫,就算它小了点小到没睁眼,也不是小熊猫,可不能看着人家小,就直接给它换个妈啊,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