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世界各地的人,都会来到中国,特别是四川的成都以及陕西的西安。他们前往这两个地方,不是因为有很多的自然风光,亦或是丰厚的人文古迹,主要是因为这里有让他们为之着迷的大熊猫。外国人有多喜欢这只黑白色相间、肥嘟嘟圆滚滚的大家伙?看他们将其当做原型,接连拍摄了两部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就能略知一二了。不仅喜欢它们的憨厚,更将其化为了英雄般的人物形象。
确,熊猫的萌态是大家所公认的。但是并没有人深入的去想想看,这些熊猫原本都是野生的,有着惊人的饭量,竹子水果来者不拒。还力大无穷,作为独居习性的它们一旦二只相撞,便会激发暴力和斗志,非要和对方争执出一个输赢不可,如此习性的物种,到了现如今最主要的工作内容竟然就是卖萌,博得全世界网友的好感和欢心?
虽然如此不解,并且毫无道理可寻、经验可借鉴,但事实就是熊猫的确不止是中国人的宝,更是世界人民的宝。就连假笑男孩来中国,也专门在一个大热天里去看了滚滚,足见其魅力。要说它们的卖萌,对自己有哪些好处的话,除了能够“不劳而获”,大概最为重要的,就是能够对这种有着活化石之称的熊猫的生殖繁衍,有着绝大的贡献。毕竟,很多的专家和学者通通加入了研究熊猫繁衍的课题之中,让它们的数量获得了切实且大量的增长。
所以到了现在,全世界喜欢熊猫的朋友们都可以在自己的国家或者临近的国家和地区,就近见到它们。熊猫更是成为了一张传递友谊的名片,和中国有着友好关系的国家,和四川的成都、陕西的西安有着亲密关系的城市,也都会收到这份象征寓意丰厚的礼物,那就是活体的真实大熊猫们。别看大熊猫们现在都有着私人的豪宅,甚至还有花园、泳池,但是如果看到它们的前辈,可能大家就不会羡慕了。
毕竟当时的审美还有发展水平的种种条件,很难让大熊猫们过得很舒适,它们的萌态可掬也不太被当时的老百姓们所接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时的条件太差了。远的不说,先就说说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清朝时的大熊猫,生活状态究竟如何。清朝的末年,国情是怎样的情况相比不用多说大家都很了解,虽然国家如此动荡、潦倒,但仍吸引了许多来自西方从事传教事业的教士在中国开始他们的传教工作。
许多人对于当时那些人来到中国的初衷表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的确因为他们让中国很多陷入黑暗和无望的老百姓,得到了光明看到了希望。不过的确也有人是为了将资本、帝国的一些思想给目不识丁的人们洗脑。虽然现在很难去辨别这二者的区别,因为他们当时都有一个归宿,就是哪里人多就前往哪里去,毕竟人是他们活动的基础。
一次,一个来自于法国的传教士在路过四川的一户农民家时,不小心瞅见了他家的院子里正铺满了熊猫的皮在晾晒。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是来自何物种的毛发,只是单纯的好奇和激动,并且将它购买了回去。这位法国人也很有家国大业的热诚和忠心,并没有将这个罕见的物件自己留着,而是交给了法国的博物馆,让当时远在法国的人们也有机会一见此物。法国人在看到熊猫的皮之后,全都大为惊呼,甚至在当时还掀起了对于熊猫的狂热喜爱。
甚至贵为美国前总统的儿子,都亲自前往中国去探寻熊猫的出处。但随之而来的是一头成年的大熊猫就因此被猎杀了,并被做成了标本送往了美国进行展览。之后,许多人都想要去中国,熊猫的出产国看看,后来更是有许多设计师,前往中国熊猫出产的城市进行调查,希望能从中找寻创作的灵感,为自己带来经济效益。虽然,熊猫因此被猎杀、偷运的情况多多少少都有所发生,实在是令人有些惋惜。不过,这也变相的拉动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算是外交方面的功臣啦。
熊猫在美国有多火呢?据说在美国经济大为萧条的一段时间里,美国一个城市的动物园,为了招揽游客就展出了活体的熊猫,门票大麦火到不像话。许多人为了能一睹熊猫的真容,实在是没钱,就从口粮里节省,省出了好几顿的买面包钱,就是为了能看一眼熊猫。有四川的网友知道了美国人民的这段趣事后,调侃道,我们四川人都是骑着熊猫上班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