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是候鸟迁徙的季节,蔚为壮观。近日,在江苏泰州,兴化市民姚建兴在千垛镇刘沟村拍鸟时,在河边草丛里意外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彩鹮,这是当地首次拍摄到其珍贵的影像资料。
这两天,兴化市民沈海波在朋友圈里晒了一张鸟图。这是一只黑色涉禽,嘴是淡黑色,特别长,脚是绿褐色,上体带有紫色光泽。“这是什么鸟?从来没见过。”网友们既惊奇又惊喜。
姚建兴摄据了解,这是我市首次发现的新鸟种彩鹮。沈海波说,本月15日,他和好友姚建兴一起去乡下采风拍摄,姚建兴拍到了这一鸟种。后来,好几位爱鸟的朋友来蹬点也没有发现其踪迹。
姚建兴告诉记者,兴化地处里下河水乡,鸟类众多,他曾拍到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但是在刘沟村拍到彩鹮,也是偶然,特别兴奋。
刘沟村地处兴化市西北部,与高邮临泽相邻。万亩荷塘景区就位于该村,正在打造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区。这里鸟类云集,已成了爱鸟的朋友们的观鸟基地之一。
当天中午1点多钟,姚建兴在刘沟村拍摄了3种鹬鸟,正准备返回时,发现一只黑鸟在空中盘旋后飞落到前方的小河边。他端起长焦镜头,慢慢向前靠近,在距离约米的地方连拍了四五张。姚建兴再向前移动时,黑鸟警觉性高,很快飞得无影无踪。
据悉,彩鹮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鹈形目鹮科,体羽大部为青铜栗色,是珍稀鸟类朱鹮的“近亲”,体型比朱鹮略小。彩鹮主要栖息在温暖的河湖及沼泽附近,一般以水生昆虫、虾、甲壳类为食。
姚建兴摄据了解,新发现的彩鹮在泰州属于旅鸟,春季在迁徙途中经过泰州,在河边觅食鱼虾,主要是补充体力,短暂停留后再向北方迁徙。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一度宣布彩鹮在中国绝迹。据介绍,彩鹮种群主要分布于欧洲南部、非洲、美洲中部。沼泽等栖息地的减少和环境污染是彩鹮一度在中国绝迹的主要原因。由于环境改善,我国境内沼泽湿地等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自年以来,彩鹮在我国境内逐渐有了记录,云南、贵州、内蒙古、河南、湖北、江西等地都曾有发现。
近年来,兴化市实施退圩还湖工程,推进得胜湖、平旺湖、洋汊荡、陈堡草荡等退圩还湖工作,逐步恢复湖荡自然地貌和生态系统,着力打造水生态环境保护精品工程,吸引众多鸟类来此休息久居。
顾俊摄沈海波说,随着环境的改善,他和当地鸟友发现了多种以前没有出现过的稀有鸟类,如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震旦鸦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等。这次新发现彩鹮,进一步标明本地区域生态环境的良好,原生态的湿地成了野生鸟类的天堂。(记者顾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