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在《文化苦旅·序》写到:
“每到一个地方,总会有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
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个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于千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语……
人、历史、自然混沌的交融在一起。”
在某个时间把课堂交还给大自然
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幸福
六天五晚的经历,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出行。小的刚满7岁,大的也不过10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很多有爱的画面被老师们捕捉留存。
都江堰归来,聆听着具体的讲解,想象先辈在工具匮乏的年代合力完成的修建,孩子们发出的是“雄伟壮观”“山清水秀”“太伟大了,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的感叹。此时此刻,应该有万千画面在你脑海里千回百转。久闻卧龙,走入卧龙,才能亲自感受到这片自然生态给予人类的馈赠和属于它本身的神秘。孩子们问:老师,这里真的有野生熊猫、云豹?是的,因为在这里,生态环境满足动物们的需要。人类也知道尊重自然的必要性,所以我们一起努力保护着这些动物的最后栖息地。为什么熊猫减少了,它的伴生动物也会减少?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熊猫这个物种减少的背后意味着它的生存环境变小,生态环境被破坏。老师给你举个例子,熊猫的伴生动物也有它的天敌,云豹对不对?如果熊猫变少,那么云豹的食物了?这就是生态平衡的意义。我们还去了5.12汶川大地震的漩口中学遗址,对于孩子来说,对于老师来说,这是现代生活中为数不多的近期发生的大型事件的真实感受。有的孩子说,老师,我看到这些照片有点想哭。还在大巴车上靠近遗址时,看见的是插着国旗的房屋废墟与周边整齐房子的强烈对比,万年松制营造的肃穆让人沉重。时间是真的定格在14:28,孩子们听说还有孩子被埋在房屋废墟里,未被挖出,流露出心疼的压抑。我们对孩子说
大自然拥有双刃剑,给予美好的一面也会给予灾难
爱护我们共同的地球,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走进地震教育博物馆
孩子们感受到的是我们面对灾难的团结与友爱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那一刻,深刻感觉到:有国才有家
都说游学是种深度体验式教育,18年我们继续……
完
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从了解、尊重及发现孩子的个别差异开始并提供具体、适时、正确又有效的学习内容及引导要让孩子于面对学与发展时,免除压力及焦虑,同时产生良好的学习感受发挥出最佳的学习成效,以衔接未来的发展与成就有观点,就能找到方向
索菲思教育的核心价值我们要教养的孩子,不是急于和邻家的孩子一较高低的学习机器而是未来世界里真正具备优质条件的人才正面的人格特质与价值观、积极的态度、独特的想法、充满创意妥善处理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照顾自己与体谅别人、能够与人团队合作这些,才是孩子人生起跑线上,最宝贵的基础
索菲思做暖心的教育,坚持自己所坚持的,让家长放心
索菲思,一个有温度,有态度,值得信赖的教育机构
校区地址及联系方式陶然亭旗舰校-
校址:西城区太平街6号富力摩根E座
恩济里校区
-
校址:海淀区恩济西街恩济里小区幸苑16号楼一层西北角
翠微东校区
-
校址:翠微小学东校区以东50米胡同内杂志社2楼
首经贸校区
-
校址:丰台区丰台东路58号人才大厦4层
宣师一校区
-
校址:西城区清芷园九号楼一层C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昨日记者获悉,经国家林业局研究同意和部署,来自四川省的1名大熊猫专家、10名具有丰富大熊猫调查经验的队员,与云南方面的人员组成8个调查小组,共计40余人,已全面启动了针对绥江县、水富县、盐津县接合部4万多公顷林区是否有野生大熊猫种群的调查。而据在云南的大熊猫专家透露,调查队要走多个样线,计划在5月27日前后完成调查。届时,云南是否有大熊猫栖息地的谜底就将揭开。
当地植被很好,沿途有不少竹子。
陶明花说,丈夫和哥哥就是在山那边发现的大熊猫。
前往事发地的道路异常崎岖
龙台村里有很多类似打击捕猎的标语
探访事发地没有发现大片竹林
昨日,在犯罪嫌疑人王文林妻子张啟英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被“野物”袭击的羊圈。记者看到,这几乎只能算是一个简陋破败的窝棚,位于两兄弟家附近的一个小山包后,大约要走10多分钟山路。
张啟英说,因为离得有些远,所以羊出事的时候一家人并没有听到动静,是等到第二天放羊时,他们才发现羊丢了。更奇怪的是,虽然连续丢失了两只羊,但羊圈周边并没有发现血迹,羊圈也没有被破坏的痕迹。
凭着丈夫告诉她的一些情况,她将记者带到了董家坪的山头。指着前方的一片密林,她说,丈夫曾告诉她,大熊猫被击中从山上滚下来后,一直滚到了山下水沟的一个水塘里。刚掉进水塘时,大熊猫还有气息,过了一些时间,才慢慢死去。
记者现场走访发现,事发地的山地很陡峭,一条小路延伸到树林深处,林地周边并没有大规模的竹林,只零星分布着小片竹林。离竹林约米外,就是一户当地吴姓住户的房屋。
按照通行的观点,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肃和陕西,云南并非其传统栖息地。此次发现的野生大熊猫,原本就生活在此处还是来自四川,是个体活动还是存在种群?
“云南是否生活着野生大熊猫种群,还需要严谨的野外调查才能确定。”西南林业大学动物学教授崔亮告诉记者。
初步调查显示,曾有大熊猫在昭通水富县活动,但因调查组在水富县采集的大熊猫粪便、毛发时间过长,故无法进行DNA辨识,无法判断该大熊猫与此次被猎捕的大熊猫是否为同一个体。
“研究发现,大熊猫可以泅渡到河流对岸。”云南省野生动物资源监测中心主任华朝朗认为,昭通盐津、水富等县靠近四川宜宾,气候与宜宾类似且山高林密,保存了大片原始森林,林下也生长了大片箭竹、筇竹,具备大熊猫生存的条件。但当地是否真的生存着大熊猫,根据目前初步调查的情况还很难得出结论。
为了进一步确认云南是否有野生大熊猫种群,国家林业局已决定对云南省昭通市具有大熊猫生境条件的水富、盐津等县开展专项调查。
此次赴滇的大熊猫专家齐敦武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在云南出现的大熊猫无非有两个来源:1、由四川扩散;2、本地以前就有。
调查方式
1、将4万公顷待考察林区划分为多个网格,每4平方公里为一条调查样线。
2、从5月7日展开行动算起,8个调查组预计将在20天左右调查完所有样线。
3、之后汇总所有数据、完成调查报告。
届时,云南是否有野生大熊猫种群分布的谜底就将揭开。
>>上世纪70年代,大熊猫首次落户昆明动物园,当时的昆明因此掀起了熊猫热。
>>年2月27日,在昆明动物园生活了24年的珍珍离去了。
>>年,汶川地震后因担心大熊猫生存受到影响,相关部门决定将数十只大熊猫转移到云南野生动物园。年6月26日,3只年幼的大熊猫乘飞机抵达昆明。
>>年7月,3只寄养在昆明的大熊猫之一芊芊,率先回到四川雅安。
>>年3月31日,已经到了“谈婚论嫁”年龄的大熊猫再次回归四川雅安。
>>目前,云南野生动物园还有一只大熊猫思嘉。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数量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截至年底,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有只,与第三次调查结果只相比增加了16.8%。
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从只增至只。
栖息地面积扩大到万公顷。
分布
如今,野生大熊猫多分布于秦岭南坡、岷山、邛崃山和大、小相岭及凉山6个山系,并且被分割成近20个孤立的种群。
威胁
1、天敌危害:大熊猫的天敌主要是豹、豺和青鼬,它们主要对大熊猫的幼体进行捕杀,受伤个体也会受到威胁。
2、食物缺乏:野外食物匮乏,大熊猫常处于饥饿状态,饥不择食导致其采食腐败动物尸体而中*死亡。
3、栖息地缩小:由于森林不断采伐,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仅40年,大熊猫的栖息地被吞噬了4/5。栖息地的人为破坏,才是令大熊猫种群面临灭绝的最大威胁。
4、孤岛化:由于栖息地的一再分割,不少地区的大熊猫完全失去了进行种群间基因交换的可能性。小群体的近交衰退现象将降低繁殖力、幼体成活率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最终“岛状”成员将消失。
5、疾病侵袭:数据显示,约1/3的死亡野生大熊猫,死因均为消化系统疾病。
(成都商报李秀明春城晚报易科彦申时勋)